时 间:2006年10月15日 星期日 14:00
地 点:中国美术馆七层
主 持:张忠义
主办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
会议主题:当代雕塑艺术内涵和市场潜力专题研讨
与会嘉宾:(按姓氏笔划排序)
计 森(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王昱东(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副馆长)
甘学军(华辰拍卖公司总经理)
孙 伟(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
朱 威(《文物天地》主编)
刘东瑞(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
闫振堂(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
张忠义(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研究员、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书画收藏委员会秘书长)
张 苑(《艺术市场》执行主编)
邵建武(《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
严长元(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副主编)
余 宁(《中国艺术报》新闻部副主任)
肖 鸿(《燕赵都市报》编辑记者、收藏版 主持人)
苏士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出版社社长)
陈 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理论研究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
金 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佛教文物鉴定专家)
罗哲文(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著名古建专家)
林谷良(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
胡继高(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敦煌壁画专家)
赵春华(BTV-5 《收藏》栏目 制片人)
高玉涛(《收藏界》社长)
唐吟方(《收藏家》编辑部主任)
钱 冶(《中国文物报》收藏鉴赏主编)
徐 舰(《中国收藏》杂志社社长、《中国商报》主编)
与会内容:
序言:(主持人:张忠义)
十月十三号,我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刘士铭先生的雕塑艺术作品展。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等20多家媒体代表也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力、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主任曹春生、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隋建国、河北保定市园林局局长代表河北省保定市政府致词,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这次展览汇集了刘士铭先生60多年来的辛苦力作200多件,这些艺术作品表现出了刘士铭先生独特的创作视角和鲜明的艺术风格。10月14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金秋发现—中外外交官中国雕塑艺术鉴赏”专场,中国外交部的前副部长田增佩先生、中国前驻联合国代表林清大使、张联大使、现任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女士,以及20多个国家驻华大使夫妇、文化参赞以及文化官员和30多位中国前驻外大使及其夫人近百人参加。今天我们中国收藏家协会作为主办单位,组织了这次“刘士铭雕塑展暨当代雕塑艺术内涵和市场潜力”专题研讨会。我们邀请了国内的一些专家、收藏家、新闻媒体以及拍卖公司的代表来参加这次研讨会,过去的研讨会比较多,但是像我们今天这样的研讨会形式还比较少,这次研讨会主要就刘士铭先生的雕塑作品,特别是当代雕塑艺术的内涵和市场潜力方面做一个专题研讨,首先,我们请雕塑研究所的所长孙伟先生做一个指导性的发言。
1、 孙伟(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
感谢各位来参加这次研讨会,我也是做雕塑艺术创作的,对于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我是这么认为的,对于创作出来的作品,我们不只是在做,做出来只是完成推广的一部分,而艺术作品要完成它的社会性,应该要走向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比如说收藏界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渠道。刘士铭先生的这次展览,从策划到展出,前前后后准备了十个多月,对刘先生几十年来的艺术创作做了一个梳理,一共展出了200多件作品。
首先要指出的是,刘先生是位很独特的雕塑艺术家。他早年受过严格的学院教育,在解放前曾是王丙召先生的助手。1950年留校,期间受到了西方艺术的熏陶,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因素,他的艺术又转型了。这些从他的简历中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刘先生的200多件艺术作品展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风格与时代的主流以及学院关系并不同步。在我们的研究中,刘先生最大的独特性在于他的淳朴和纯真。灵感来自平凡的生活。虽然在时代的艺术思潮中没有他的位置,但是他始终没有刻意去追赶市场潮流,而是坚持自己的艺术作风,坚持自己的道路。那么我们今天就针对这样一种艺术的精神来讨论,当今雕塑的艺术内涵与市场的一种内在关系,怎么样才能构架起这样一种互动关系,雕塑艺术品怎样去与大众对话,而观者对能接受和欣赏的雕塑作品的标准是什么。刘士铭先生的这次展览给了我们一个讨论的机会,特别是艺术家与收藏界一个对话的机会。当然,今天要特指的是雕塑艺术的收藏。通过这样的交流,希望能更好的来推广好的艺术品。
第二个要关注的是今天雕塑本身的问题,以及艺术价值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创作与市场价值的取向问题,简明说就是怎样去创作才能体现出其内在的价值。我想,通过刘先生的这次展览作为一个案例,和各位专家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因为刘先生的作品在今天看来确实是一个很独特的案例,市场大流下还保持着内心的那一方净土。或许通过这么多专家们在一起的交流,能够给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一点启示。同时,我也要再次感谢中国收藏家协会以及来会参与的各位老师专家。
2、 闫振堂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
雕塑艺术瑰宝,难得的收藏精品 ——参观刘士铭先生雕塑展的几点感受
10月13日,参观了刘士铭先生的雕塑展,感到十分高兴,很受教育、启发和鼓舞。这次展览是刘士铭先生几十年来从事雕塑创作成果的总结和展示,也是中国高水平雕塑艺术瑰宝和非常难见到的收藏精品的展现。对每一个参观者来讲,是一次难得的美的雕塑艺术享受。这次展览的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刘士铭先生的创作智慧,高超的艺术水平,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高尚的人品,件件都是精美的雕塑艺术收藏品。展览十分成功,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现在我简单的谈几点参观这次雕塑展览的具体感受:
第一、 这些展品是时代性很强、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雕塑艺术的收藏品。所谓的历史价值,60年,在历史的长河里是很短暂的,但是对刘士铭先生来讲是一辈子,是用了毕生的精力。所谓的时代性强,就是刘士铭先生的每一件作品都反映出了时代的文化特点,如他在1949年创作的雕塑《丈量土地》反映了农民分田地的喜悦;1951年的创作雕塑《志愿军英雄》,反映了中华儿女抗美援朝的英雄气概;1958年创作的雕塑《劈山引水》讴歌了全国人民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等等。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看到了刘士铭先生的这些作品,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带回到了那个年代,引起了许多的回忆。
第二、 这些作品都是高水平的雕塑艺术收藏品,给人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刘士铭先生的雕塑艺术是在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受到了若干教授、导师的教育指导,再加上通过他本人刻苦学习,表现出来的智慧、灵感、 悟性逐渐达到了最高的艺术境界。也就是说,刘士铭先生是“取法前人,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开洞天”。刘士铭先生的雕塑品多数是小巧玲珑,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精美艺术品。这些作品,广大群众都能看懂,一看就知道大概意思,细看又觉得,每件作品又有丰富的艺术内涵,表现的手法十分巧妙,运用的是古代陶塑手法再现的却是当代生活,他把艺术手法与当代的生活结合地十分巧妙,给人一种可以反复地回味,越看越想看,百看不厌烦的一种艺术享受。这种雕塑作品存在永久的生命力,是一种精美的雕塑艺术收藏品,是难得的收藏精品。
第三、 这些展品都是体现作者优良品质的雕塑艺术收藏品,作品很好的体现了作者的人品,他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1946年20岁时考入国立北平艺专,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受过许多著名专家、教授的教育指导,并留校担任曾竹韶先生的助手,1952调入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工作室,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创作、研究、交流等工作,又在基层走过了不少坎坷道路,受过诸多磨练,终于使他成为一名品德高尚、不为名、不为利、不迎合社会思潮、忠于自己眼睛和心灵、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情感、思想境界开阔,具有中国知识分子气节风骨和中国雕塑家人文情怀的雕塑家。从刘士铭先生的每一件雕塑作品看,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和表现手法,又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同时代的精神世界和中国雕塑家的人文情怀。他的思想品质完全体现在雕塑作品上,他的雕塑作品又反映了他高尚的思想境界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总之,刘士铭先生的这些展品每件都是精美的雕塑艺术收藏精品,并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
同时,在这里要衷心地的向刘士铭先生表示敬意、表示祝贺!祝刘士铭先生健康长寿,再创造更多、更好、更精美的雕塑艺术收藏品,为中国的雕塑界和收藏界做出新的贡献。
3、 罗哲文(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著名古建专家)
今天我非常高兴参加这个会,这个会是有现实意义的,为什么呢?因为通过把刘士铭先生的这次展览与今天的主题结合起来,如何来探讨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收藏价值。刘先生今年80岁,我们对他表示祝贺,我从清华赶过来,今年也是清华建筑学院建筑系成立60周年,也是一帮80多岁的人在庆祝。我觉得刘士铭先生的经历确实是不平凡的,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艺术上的,都经受过很多锻炼。这些对他的生活非常有意义,所以他能在艺术道路上坚持不懈,一直在艺术领域坚持雕塑创作,我想,这对他今天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他的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但是都是经过精心的艺术加工的。比如,解放军修葺房子(解放军震后修房),在建筑与人物的写实性上有很好的把握,但是又对两者在比例上进行了艺术的夸张。第二、源于中国传统,乡土气息十分浓厚,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生活是中国劳动人民的生活,二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技法。例如在窑洞生活场景的表现上,他有着特殊的经历体会,他的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国的特色,并独具个人的风格。所以说作为艺术家,是应该有个人风格,这例如中国建筑设计界的贝聿铭先生,在苏州设计了苏州博物馆,他的理念是既要有中国特色,也要有苏州特色。他本人也有他本人的特色,在美国、法国、德国的建筑设计都体现了这点,所以我觉得这是艺术家不可少的。
在收藏上,我是支持收藏家的,收藏也是要有中国特色的。收藏是文物保护的一部分,收藏在对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传承方面贡献很大,而且对个人的修养和素质的提高都起了很大作用。而刘士铭先生的作品收藏价值很大,这种艺术风格的收藏对这种艺术的传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这一代这种独特的艺术不能中断。如果我们不加重视不加收藏,很可能会消失掉,特别是近、现代的、当代的要进行收藏,不能让一些艺术成果流失掉。我就简单的说这些,谢谢大家。
4、 闫振堂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
我这里插一下,对这个收藏事业一贯关心和支持,罗哲文先生一直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名誉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过去一直对中国的收藏事业十分支持,特别是刚才的讲话,说到刘士铭先生的作品应该被当代所收藏。而这些当代作品被私家收藏以后,到一定的年段,仍然可以成为文物品。现在我在告诉大家,我们中国收藏家协会今年先后在景德镇、莆田、南宁和厦门四个地方搞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收藏家喜爱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评选活动。活动中不仅艺术家参加,同时也请收藏家来评选。最后评选完以后,许多大师的作品都争先被收藏大家给收藏了。我们和中国博物馆商定好,争取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三月份之前把全国工艺大师的精品,凡是愿意参加的都弄到中国博物馆参加展览,如果愿意可以捐献给博物馆,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今后,博物馆将拿出三到四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长期作为现代工艺藏品展览场地,今天刘士铭先生的作品在这儿展出以后,有可能到中国博物馆参加展览,如果刘先生愿意的话,可以作为国家的收藏在那进行长期的展览。
4、 苏士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出版社社长)
我想谈四点,第一、看完刘先生的展览,感触最深的刚才罗哲文老师说了,艺术家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看刘先生的作品,既能感受到大卫、伦勃朗、米开朗基罗似的内涵性的东西,但是他又是十分中国化表现形式的。他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捕捉到了陕北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同时又高于生活 。刚才的发言说的特别好,刘先生是在用自己的心灵和每件作品去对话,而不受当今社会时髦的一些东西的影响。我们搞艺术的要向他学习,特别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各种利益的诱惑下,你能不能保持平静的心态,专心坚持自己的创作。只有这种用心创作的作品,才是成功的、有生命的、长久的。我想刘老的艺术创作为我们树立了这么一面旗帜,特别是今天刘老八十高龄的时候能拿出这么多的艺术作品让人非常震惊,同时也为他的这种甘于寂寞、勇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像书画界的耆老也是这方面的大师,他们都能甘于寂寞,甘于坐在冷板凳上苦心琢磨自己的那份事业,不受当今时髦的一些东西的影响,这样做出来的艺术作品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刘老在雕塑界是我们的旗帜,我们应该很好的向他学习。他的最终的创作源泉是源于生活,却是高于生活的。在当前,在西方文化入侵的时代,当然我不排外,这种好的方面是绝对值得我们学习的。本质的东西还是我们自己的。
第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跟第一个问题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为什么呢,他的雕塑,表现劈山引水的那般气势,有如大卫那般的开阔的精神境界,经过他的构思,把人物激荡的内心世界表现的淋漓尽致。他在学习欧洲雕塑的那种处理方法,怎么把那股精神运用到我们的老农身上、中国人的气质上。那般与天斗与地斗的气势,这不是纯粹能模仿的。我觉得我特别佩服刘老的这点。他几十年如一日,记得文革期间我去美院,他一个人坐在那,一个小板凳,一个破棉袄,没人有知道他是个雕塑家,邋邋遢遢的,没有人重视他,人家就几十年如一日的这么耕耘。他没有内心世界吗?当然有,他的作品也有十九世纪的表现派、野兽派、前卫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成分。在他的作品中都有体现。但是作出来的东西,还是中国的。所以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通过他的作品,他50年来的沉默。他2005年的展览我也去看过,但是像今天这么大规模的展览是非常了不起的。通过他的艺术创作,我们有很多启发,以风格流派的不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方面刘老做了一个榜样,你看他的雕塑 ,虽看似是一块泥,但是这泥上有素描、速写、有人物的刻画,准确之极。最后如同书画到八大的精神,普通泥上表现出来的个人精神状态和功力。这与今天学术界的抄袭之风、书画界的浮夸之风形成鲜明对照。今天我们还有像刘老这样的一辈人在当前的状态下,在艺术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为中国的艺术事业作出贡献,实在是我们当下好好学习的例子。今天的艺术各界都存在这样一种浮躁的情绪,在金钱面前的脆弱。虽然刘老没有像别人那么多钱,但是他持有的一份精神境界的价值远远高过于他们。
第三,藏家一定要有战略眼光才能捕捉到划时代的作品,我们中国收藏家协会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不断推出新的艺术家和优秀艺术品。所以藏家要有长远眼光,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要善于发现那些未成名的默默耕耘的艺术家并给予以支持。让他在生活上得到放松,全身心投入到艺术的创作中。
第四,中国收藏家协会一定要为具有民族魄力的民族艺术家摇旗呐喊。就像今天这样,个人能力有限,但是协会是非常权威的,他的作用是构架一个平台为有民族魄力的艺术家解决他生活的实际问题,为他的艺术创作减轻一点负担。但是,全世界都存在这个问题,越是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价值越高。一个人吃饱了喝足了,可能创作的激情没了,物质的满足有可能会缺失掉很多精神需求。但是我们中国收藏家协会一定要为这样的艺术家铺路,其实这样的艺术家很多,书画、雕塑、陶瓷、工艺美术等等的许多大师都在默默的耕耘着。包括现在的工艺美术品方面,其实很多已经超过了乾隆时期,只是没有人去发现,也很少有人去收藏。所以,我们中国收藏家协会要参与到其中,要给这些默默无闻创作的艺术家做出宣传。
5、 王昱东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副馆长)
看了刘先生的作品,谈些我个人看法,因为我在西安工作过三十年,做过考古工作,也在博物馆工作过,我的感想跟我个人经历有关。关于刘先生的作品,我首先感触到的是童年的印记,因为我们小时候在陕西这样的地方,到处是黄土,我们小时候买不到其他玩具,所以玩泥,玩了很长时间。看刘先生的作品让我回想过去小时候捏小人、捏动物,什么鸡啊鸭啊等,从刘先生的小作品看,那种感觉非常好,让人感觉他在创作时的那种童心未泯的心态。除了这些小动物,还有赵子龙在长坂坡手拿宝剑,一手护着阿斗。小时候我们也就是捏这些骑马打仗的样子。还有另外一点,到他中后期,好像看不到工具的痕迹,完全是手工的制作,或许不一定是在工作室,而是在某些不经意的情况下,有感而发,随手捏来。第二个方面是北方印象。从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安塞的腰鼓、唢呐、窑洞、羊皮筏子,看到戏剧演员在幕后。地域性很强,如果不是长期生活在那儿并热爱那儿的人是做不出这么富有激情的艺术作品的。我是长期在陕北从事考古工作的,有长期的生活经验,所以感触会是十分深的。确实,在今天看来,这种特色的雕塑艺术作品已经是很难得了,尤其现在都从事的是当代艺术,都以一种开玩笑似的姿态展现。而刘先生这种认真的东西,以鲜明的创作方式并让有这种生活经历的人能真正体会到,是应该得到承认和肯定的。他的作品像他的日记一样,记录了他这么多年在北方的生活。第三个特点是传统文化的印痕。他的很多作品确实是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我们知道,刘先生在博物馆工作过,并做过很多的陶制文物作品的修复工作。所以说,在他的作品里能看这种传统性的形象,比如说蒙古的水车,完全是唐代牛车的样子,非常典型,还有农家小院,还有对村里灶的表现,那种风格跟汉代的形制建筑小院和陶灶模型有很大的相似性。我们可以看到院子里,女人在做饭,孩子坐在门槛上等饭吃,男人在磨盘旁边喝茶。而这种形象是只有在东汉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中才能见的表现形象。他能把这种中国特色文化的东西给捏出来,但是他不是完全的复制品,他是在表现现代的生活。中国的传统雕塑,有人说中国没雕塑,但中国是有雕塑的,是写实性的雕塑,刘先生的雕塑整体是概括性的,高、大、全的,忽略面部表情的细致刻画,他所要体现的是人的精神面貌,人物内心活动通过动作来做阐释。另外是写意的,其中有三个作品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是栏杆式建筑里,一个老农和一个带眼镜的知青在交谈,一看是夏天的夜晚,看守瓜棚或者是收获的田地,名字叫《再教育》。一看我们知道,这里的交谈肯定是两个人在闲聊,经历过下乡的人知道那种大众面前的忆苦思甜再教育,但那都是形式。而这老农肯定不是在对年轻人进行着什么思想教育,可能是在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乡土,告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这种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种形式既是写实的,但也是意味深长的。再一个是《长江木筏》,大江东去,一个伐木工人和另一个人在聊天,这不由想起三国演义的开篇,大江东去,古今多少事皆在谈笑间逝去。也许是想说,这些看似平凡的东西,隐藏在背后的还是一种文化的沉淀,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另外还有一个作品《天井》,天井是四合院里围着很宽敞,但是今天是高楼大厦里的天井。想说明什么呢,想说的是像今天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很多很有特色的小四合院子的建筑被无数高楼大厦取代了,进而是相互之间的邻里关系的问题,而留在这儿的这个小天井也许成了邻里交流一个重要的地方,这就是他的许多作品细节值得看、耐看的地方。第四跟收藏有关,我们的观念里更多的还是博物馆收藏和私人收藏。在西方,博物馆收藏,特别是美术馆收藏还不能成为收藏的主流,主要的收藏方式是拍卖的方式。所以说这是个挺无奈的事情。就雕塑而言,我们的收藏家协会,包括我们的比较大的拍卖公司能不能进行引导,因为雕塑收藏在中国是没有传统的,雕塑是庙堂的、墓葬的。只是在进入中国现代,才开始有了收藏的意识,而且跟西方相比,他显得很不成熟,虽然说也有城市雕塑等等,但是在西方,它的分类很细,比如说有供国家性质大型机构收藏的、有中层博物馆大教堂收藏的,也有供给个人收藏性质的,有这样的引导很清晰。所以我想,我们的一些收藏机构能否在这方面多做些引导性工作。
6、 徐舰(《中国收藏》杂志社社长、《中国商报》主编)
今天主办方请我来参加这个会,我是有点心虚的,因为我不是艺术这方面的专家,没有学过,也没有从事过这样的艺术工作,之前看了很多有名评论家对他的分析和评价。但是,今天来,我还是可以以两个身份来参与,第一、我是搞传媒的,是杂志社社长。第二、是以一个艺术爱好者的角度来参与。
首先,就从传媒的职业上谈一点,其实是很巧的,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人物》栏目里介绍了刘士铭先生的节目。当时为刘先生的那种传奇经历所感动和震惊,所以说主办方要我来参加这个活动说几句,我也十分愿意参加,这是其中第一个原因。但是在电视节目上不允许我认真看他的作品,知道的只是他的故事,看到他作品是在画册出来之后。我其实一直想用一个词来形容刘先生的经历,说是一个传奇人物也好,或者说是一个隐士,我觉得都不合适,如果说他是奇人,是因为他看上去比较传奇,但是实际上是更多的坎坷经历;说他是隐士,只是说明他当下的知名度与其作品的成就是一种不相称的情况。我觉得他曾经的丰富经历也好,还是现在默默无闻也罢,其实他表达的是一种对艺术的忘我执着。所以说我们作为媒体来讲,是想展开来讲他的艺术品市场和收藏品市场。今天艺术市场确实十分火爆,那必然有些艺术家把持不住,挣了钱的和没有挣钱的都是为了金钱而执着。这种现象不是艺术家的错,钱也不是都被艺术家挣走了,这其中有艺术的投资家、有拍卖行,画廊,那么投资家必然要唯利是图,有画廊、拍卖行,那么他们也要在商言商,还有半懂不懂的收藏者,这些收藏者肯定也要跟风把望。可是我们很难说他们谁错了。但是这里我们要把握一个环节,艺术家要有自己的良知和艺术追求。如果挣到的没挣到的艺术家都为钱而疯狂,那么肯定是艺术家错了。这不是说我反对艺术跟商业的结合,相反我觉得艺术家一定要跟商业结合才能走上社会。但是这种方式有问题。现在很多艺术家都在寻找市场潮流,觉得画的背面贴的都是钱,我觉得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市场上,刘士铭先生有着这样的艺术执着精神,曾经就有了那么辉煌的成就,而在今天还如此扎身于泥土之中,不求名不求利,我觉得在当下是十分宝贵的精神。另外我想以艺术爱好者身份说几句,我觉得我不是个搞艺术的,就当是个门外汉吧,但是作为一个门外汉的我,对于刘先生的作品我还能觉出他的好。我觉得远看那些泥土作品带着一股泥土的芬芳,但是近看呢,因为经过火炼,又显得那么坚固和厚实,充满了生活气息,他的手法十分自然、朴实,一切都是为了表达他的感情。技法上我看不到一点卖弄和哗众取宠的痕迹,而是用怎样的技法能把我的主体表现更好我就怎么表现。刘先生给我的感想,他的作品和今天的都市生活稍微有点距离,但是我想这样的作品这样的追求这样的成就,对中国雕塑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我知道现在的收藏者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凭兴趣和爱好的,喜欢就买。另一种是会在美术史上做一些理性判断的收藏者,比如说对这个艺术家的经历,将会在美术史上有个什么样的定位以及他的作品体现出怎样的价值等等作出相应的理性判断。我觉得刘先生的作品不管对哪种收藏者都应该是认真考虑的。那么作为媒体,我们也十分愿意向社会推荐刘先生和他的作品。再谈到雕塑,我有些比较粗浅的看法,当然不一定对。对当前的雕塑收藏,感觉我们整体雕塑水平还比较低,水平低一是创作水平 二是欣赏水平。比如当代雕塑主要还是城市雕塑看的比较多,当然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雕塑进步还是十分明显,在一些大中小城市也能看到比较好的城市雕塑作品。但是大部分的城市雕塑还是十分乏味的。不管是视觉层面还是精神文化层面,都显得苍白。如果和西方重要的大城市相比,这个差别是很大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我觉得跟咱们的艺术创作者有关系,同时也跟大众的欣赏水平有关系,因为他允许这样的作品出现。比如说我们住的那小区,房地产商附庸风雅,非得在那安置一个雕塑牛,每天我经过都觉得特别别扭。那样子很丑陋,他是想仿照华尔街的那个牛,但是比例也不对,或许说可以看出他美化小区的意识,但是这也比较出了整体水平的差距。第二个感觉,是今天的雕塑艺术家真正的为中国的雕塑或者是为收藏家和爱好者的服务意识还是比较淡。因为大家主要还是做城市雕塑,在国际上声誉很好,可能服务于国外的艺术家有,也有为国内收藏界提供了很好的收藏作品的艺术家,但是为数还是很少。刚才有人也说到了,刘先生的艺术价值以及作品大小十分适合私人收藏,这个市场前景还是相当有空间的。
7、 胡继高(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院、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
看过刘先生的雕塑艺术展,我觉得刘先生是我们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家,这里要讲到的是,刘先生作品不仅是有个人的特色和民族特色,还有一点是十分富有想象力的。他画外有画,《乡村邮递员》,没有人,只有一个车,但是能联想到邮递员的存在。第二是对演员的感情,他是有真感情的,他雕塑了很多像,过去的演员非常辛苦,为了生活而劳累,得到的却是很少的报酬。我感觉他的艺术作品的思想性很强,艺术价值也非常高,另外一个,他的作品吸收了很多传统的精神内涵。我是搞考古的,搞文物保护工作。他的东西我都在文物中见到过,比如说陶猪圈,还有陶的屋子,跟东汉时候的那些形象很类似,猪圈的小猪躺在母猪身上的那个,我在河南的博物馆看到过,看到这个我就想到当时的情况。他的东西没有跟市场搅混在一起,但是正是这点说明,他是个纯粹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的价值体现在此,十分具有收藏价值。
谈到这个我要谈几点当代艺术的问题。第一、作品的庸俗性。在所有的艺术品中,格调一定要。很多现代的画家、雕塑家设计上很难看,庸俗不堪,但是买的人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经济的暴发户只知道金钱,但是不懂艺术,太庸俗的眼光。我想这有个过程,等他的艺术眼光提高了,欣赏趣味提高了,他就会认识到什么是真正好的艺术。第二、买艺术不是买艺术价值的高低,而是买作者的身份价位,完全不是按艺术本身的价值来衡量的,这是当代的一种不良的风气。今天我们看刘先生的艺术作品,不庸俗,他的艺术性很强,他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更高。我们收藏家协会很少有收藏雕塑作品的。大部分是瓷、青铜、书画等等,我感觉可以为刘先生做一个更广泛的宣传,我看了刘先生的作品我就不想离开,他吸引了我,他的精神和本能的感情,我对他十分崇敬,我参加他的展览并参加这样的研讨会我很荣幸。
8、 张苑(《艺术市场》执行主编)
对刘先生,不仅是他的雕塑作品让人感动,更重要的是他从艺的精神。生活在当下消费时代的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大量的作品重复生产,作品简单化、符号化、抽象化,甚至丢掉了很多技术原则,失去了艺术最起码的评价标准,然后不负责任的抛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一些艺术投资家们和收藏者因为利益的驱使,盲目接受一些垃圾作品,制造一些虚假数字,影响市场公正和规范。不仅是艺术家的悲哀,也是市场的悲哀。而这些悲哀的制造者很可能就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就是艺术家。对艺术家而言,面对市场能保持一颗沉静的心尤为重要。不盲目跟风,不追踪时尚,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在市场经济如此繁杂的今天,保持一颗纯真的心,不被金钱所腐蚀,这对艺术家来说是个历练也是个常道的话题。艺术的创作动力是什么,是服务于资本市场,还是服从于原创精神。是服从于人内心的品格追求,还是为了市场收藏的审美模糊的收藏群体?这也是艺术在创作之前所要解决的疑问。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说过“一件作品应该具有其内在的能量,有它自身强大的生命力,这能量与生命力的获得,就是要艺术家用心去感悟,用生命去体察,用实践去探求”。作为一个雕塑家,就要用心对所塑造的形体从空间、重量感觉以及材料的把握。让无生命的物体变成有生命的有机体,用智慧去塑造感人的、有生命力的有机形体。今天我们看到的刘先生的作品,我们强烈的感受到刘先生是完全带着艺术本身的符号和带着个人品格的一些作品。这些被忽略的题材,恰恰唤起我们对生存状态的审视、对生活的精神渴望以及对生存文化的了解。刘先生是创作群体的一面镜子,也是市场的一面镜子。面对我自己,我是一名艺术创作者,一名油画家,市场需要原创作品,艺术家应该以原创作品去回报于收藏家。
9、刘东瑞(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
刘士铭的雕塑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历史古韵,有乡土气息,给人一种清新、甜美、愉悦抒情的享受,他的作品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
1974-1980年,士铭同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技术组参加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那时我在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目组,说起来曾经是同事,那时我一直以为他是修复工人,不知他是一位造诣颇深的雕塑艺术家。
我喜欢他的作品,一是职业原因,有共同的语言,有共同的文化背景,有相同的生活经历;二是我敬重他的人品,他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真称得上是“德艺双馨”。
我国雕塑艺术的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至汉唐高峰,以后一直延续到明清,历代都有名品佳作产生,我国古代雕塑艺术早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谁都知道,在这个艺术宝库里,蕴藏着可开发、可利用的东西十分丰富。在“古为今用”的旗号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五花八门的怀着不同动机、有着不同目的的用法。
前些年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副雕塑品的照片,题目是“管不住的地方”。这件作品将人的双脚,男性生殖器以及人的嘴组合在一起,这些人体器官都用绳子捆绑着,似在提示着人们。图片介绍说,此作品已置于某公园内,向游人展示。这件作品有一定的轰动效应,它是在宣传“个性解放”,还是在鼓吹“自由化”还是向“封建礼教”宣战,或者说是在鼓吹“无政府主义”?实在令人费解。
还有一本杂志,刊载了另一件雕塑作品,题目是“唯物主义”。画面上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宣传画:一个身穿工装的产业工人,高举一本大书,另一只手紧握拳头,挺胸前视,作威武状,可是腿部只存膝盖以上,正面看去,似在跪地,而定名为“唯物主义”。这就是作者所要告诉读者的。据媒体透露,这件雕塑作品在拍卖行被一个国外收藏单位以天价买走。这只是一个例子,如果一件艺术品不是因为文化的原因、 艺术的原因,而拍出了高价,或得到了出乎寻常的过高吹捧,这就值得人们警惕了。
而我们的刘士铭同志,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的环境中,在急功近利的商海里,他能以一颗平常心,以一个平民百姓的心态,默默从事着自己心爱的艺术创作,用泥条记录着历史,记录着即将逝去的历史形象,他心地善良、纯真、没有面具、不伪装,没有装腔作势的表演,没有深厚的厚黑哲学,完全可以说,他仍是共和国里一个原生态的雕塑艺术家,他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永远可亲可敬可爱!
10、 高玉涛(《收藏界》社长)
看了刘士铭先生的展出作品,我觉得非常使人震撼,像在这样一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横行的社会,还有像刘先生这样执着的艺术家真正在做雕塑艺术。我们作为媒体,既然已经了解到刘先生这么好的艺术家的存在,那么我们将会利用我们的传媒力量把这样一种信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刘士铭先生。这里需要有一个概念,比如说我们八月份第八期有份杂志,封面是一副雕塑作品,这是今年嘉士德公司重拍的时候拍的原中央美术学院的一名叫贾烁的作品,后来出国去了,是一件小件的铜雕作品,名字叫“从前进进到钱进进”,这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作品,拍了25.8万元人民币,像这样小件的雕塑作品能卖到这么高的价钱是比较少的。这说明当代的收藏家的眼光很重视当代比较有特色的艺术品,那么今天刘先生的作品,我想收藏界肯定会有自己的判断眼光和审美欣赏能力去发现其中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而我们媒体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把这些涌现出来的好艺术家以及他们的艺术作品推广出去,向艺术收藏界、画廊以及私人的艺术爱好者传达这个咨询。我们也要倡导这样一种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家的风气。我看今天在座的还有更主力的传播媒体,他们有更广阔的传播能力,有更好的传播平台,我相信能更好的把咨询传出去。不管怎么样,我们作为媒体,也许说得好,还不如做得好,我们努力做更多实事,来推动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11、 甘学军(华辰拍卖公司总经理)
以前我也不了解刘士铭先生,但看了他的作品,我觉得非常震撼人心,通俗点说,我觉得刘先生就是为了雕塑而活的,他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捏这些泥人,大家都谈到了在现今这样一种社会生活状态下,还保持着这份艺术精神,确实难能可贵。他的作品反映出另一种生活的原生态,虽然他受过学院的正统的技法训练,有很好的西方式写实能力,但是最后他转回这样一种拙朴的原生态表现方式,这其中表现出的艺术气质是更能感动人的。刚说到,说他的作品一直是排在主流之外的,但是正是这样,可能就更加显示出他的特有价值,更真实、更自然。他的作品题材大部分是平凡人的生活,很细节的东西,而且形象主体是比较边缘化的主体,像清洁工、农妇、 农家小院等等。艺术有时候很奇怪,在当代也许是边缘的,但是到后代那极有可能成为主流性的。当然今天我讲,是想要讲些收藏和市场的问题。从整体上讲,艺术市场对作品的学术的依赖性是很强的,学术是市场的一个根基,从我下海从事拍卖这行几十年来,依个人的看法是越是学术的东西越是艺术的东西,那么就越是值钱的,这是一个规律。当然这不同步,很多专家都觉得现在市场存在一种浮躁之风,以及各种各样奇怪的现象,我觉得这是必然的,古今中外都存在,在一定历史时期有过这样的一个过程。而我们今天也必须要面对这么一个现象和事实,在此基础上我们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相对来讲,我们收藏家也好,我们拍卖行也好,都是比较被动的,我们需要一级市场的推荐,同时也需要像今天这样的活动等方面的所推出的相关咨询,需要借助专家们专业的眼光来了解艺术家和艺术品。但是中国国内情况是,一级市场不是很发达,不管是当代艺术还是传统艺术,国画、雕塑等方面都是在即兴的条件下发生的。几十年前我们卖一张国画是很难的,要怎么样说服对方买我们的商品,他买回去再研究。坦白说,现在很多收藏家是暴发户,他们却是不懂得什么是艺术,但是我们不能怪这些人,这些人是我们市场很重要的参与者,我认识的很多的收藏家是从投机开始的,我们不能因为他不懂学术而把他们拒绝在艺术市场之外,我们的学术界,比如说雕塑研究所、美术学院等等学术专家了解的东西不能苛刻的要求每个艺术爱好者或者投资商都能清楚,因为有些艺术投资者,很多是股票专家、是房地产商,他们在他们的主要领域是专家,而在艺术领域,在座的就都能成为他们的老师,所以,我想今天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刘士铭先生的作品在当今市场还是比较陌生的。但是我们这些学术和媒体活动一定会引起收藏者的关注,其实我们雕塑艺术的收藏发展很快,我们十多年前做雕塑拍卖是放在优化拍卖里面三五件,都是小件的,卖三万到五万 ,而今天的雕塑拍卖,一件小雕塑就能卖到几十万,在现在是很普遍的现象,并不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从以前的几件扩展到了几十件,而且还很轻松。像刘先生的作品只要认真去推荐,我想收藏家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从材质、题材上做出自己的选择。刘先生的作品是描绘社会底层的,在国际上是有国际共同语言的。作品是带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但是手法其实是现代的,我相信这个市场前景是很广阔的。
12、 唐吟方(《收藏家》编辑部主任)
刘先生作品的表现主题都是社会底层草根阶层的人物形象,与很多现当代做主流性艺术的雕塑艺术的差别是很大的。是很有特点的,相比之下,他的作品的趣味性情调以及格调都是很高的。今天中国美术馆以及中国收藏家协会在此举办这么专业的学术活动,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我作为媒体代表,十分愿意向社会推荐像刘先生这么优秀的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配合市场,为收藏界以及拍卖机构做这样的宣传。
13、 林谷良(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 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
刘士铭作品槛外谈
刘先生的作品不能说全部是精品,但是有很大部分是不朽的艺术作品,他是用心在做艺术的真正艺术家,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的一种生命观和生活态度。我认为其中大部分是艺术的精品,在当下社会,比如说超女现象,一下就登上世界豪富榜,还有些艺术家45岁就被捧的高不可攀,而且狂妄。所以我觉得不朽的作品是在身后得到市场的承认,而在比较年轻不成熟的时候,那些作品有可能会是速朽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另一方面对艺术的推广方面,我们可以做一些特色艺术品的复制,让得不到原作的普通人也进行收藏,这是一条比较好的推广办法,比如说三星堆,就这样复制了很多他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广泛传播,并不断扩大影响力。这是我对收藏的观点。
因为我不是搞艺术的,所以想以一个门外汉的身份来谈谈我个人对他具体艺术作品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刘士铭先生的《劈山引水》和《丈量土地》是两件成功的雕塑作品,在《刘士铭作品集》中占少数,可见不是刘氏作品风格的主流。形成刘士铭作品风格的是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系列作品。
现代雕塑是从西方引进的艺术品种,人物造型的基础是实证和科学的人体解剖。刘士铭受过现代雕塑的艺术训练,但他“放弃”了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要求,将人物形体有意夸张、变形,甚至扭曲,创作了一系列泥土味十足的农村、市井下层人物的形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被广泛认同。他从中国古代雕刻中吸取营养,通过对现代人物形体、动作、神态的独特理解,并与之艺术表现能力相结合,故作品独具一格。
突出细节特征是创造艺术典型的共同原则。刘先生作品中的《安塞腰鼓》,打鼓者的弓腿摆臂,《赶集》(《农民赶集》)中车员负荷人力的表达,《修房》中解放军战士抱砖时下巴顶砖的动作,《姥姥抱抱》中孩子踮脚伸臂的动作特征,牢牢抓住了人物动作瞬间的特点,巧妙传神,点睛,定位,生活气息浓烈。我们不能不佩服艺术家观察生活的眼力和表现力。
刘士铭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广阔社会生活的作品,体量都特别小,大都在15-30cm之间,无疑增加了作品的表现难度,这很可能缘于刘先生对自己以神韵表现能力的自信。
对于一个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我,看到刘士铭作品如同隔着门缝看人打架,可能永远看不真切,评头论足,是槛外乱谈。希望刘士铭先生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出世。
14、 钱冶(《中国文物报》收藏鉴赏主编)
我不是搞艺术的,对艺术也没有很深的研究,但是我个人觉得,对于能看懂的我就会认为好,看不懂的就不会介绍。而刘士铭先生的作品恰恰是我能看得懂的,我明白的,所以我觉得好。基于这点,在邵先生的文章里有这么句话非常典型“人们在重视个性的同时,常常忘记艺术品评价中还有意义和价值这个标准。” “意义”这个标准我理解,刘先生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回到生活中去,他跟生活是一种零距离,给人很亲密的感觉。当然作为艺术创作,是需要艺术家经过生活提炼过的作品再现,是其生活本身有了美的内涵,这在当今的艺术创作中难能得见,是非常可贵的。而能一如既往,更需要一种伟大的毅力和艺术精神。这种精神我理解就是艺术要为生活、要为人们服务的精神,就是邵先生说的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15、 金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佛教文物鉴定专家)
我是搞中国文化艺术研究的,对现当代的东西了解的不是很多,现当代一般比较注重主流性的东西,像文革以前,都需要跟政治挂上关系,围绕着政治性主题来开展。而人性抒情的东西,是凤毛麟角。像刘先生的这些作品,反映出了很深厚的基本功,但是他没有参与到主流性文化的漩涡中,他的作品给人感觉他在精神上的超脱性。他的精神上的这种超脱又是源自于生活的。他作品的体量不大,而且题材也是非常朴实的,但是里面包含的意境是很深刻的。他的雕塑既可以远观也可以近取,我看过很多的大型雕塑作品,比如几十米高的雕塑走到两三米之内就不能看了,表情恬熟,线条绵软,没有功力。所以说雕塑不管大小,需要一个尺度。刘先生在博物馆工作过,他的作品确实表现出了很多汉代陶俑的形象,但是这决不是照搬,其中还有很多他个人的东西,很耐看,他借用的是古代的手法,但是精神层面反映的是当代性的。对这样个性独特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面对市场,我们怎么来推广和宣传,让世人了解刘先生的作品的艺术含量,以及会表现出来的市场前景,我想这是需要我们媒体朋友以及专家们共同努力的问题。中国雕塑市场也是逐步在被接受,雕塑市场也是相当看好的,一些好的艺术品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好的艺术永远有市场和观众,当然这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工作,去发现这些东西。
16、 计森(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我看了刘先生的作品,就觉得眼前一亮,给人的视觉冲击特别的深刻,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作品真正的体现了他的艺术内涵和价值,就是把实际环境和当代生活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老百姓看了能一下抓住他们的心理,艺术感染力在此得到由内而外的展现。我想今天我们能用刘先生的作品去激活当代作品,怎么理解?时下的当代艺术缺乏像刘先生这样生动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创作性作品,艺术界就缺乏这种原创性。现状是艺术空洞,抄袭之风很严重。我也看了很多的作品,但是跟刘先生的作品不是一码事。现在陶瓷和传统木雕,作品是不错,但是过于追求传统技法,工不厌细,表现出来的是繁琐的匠气,这种艺术跟刘先生具有生动艺术语言的作品是种鲜明对比。就是在国画界也是这样一种情况,因为国画具有这么久的历史,所以一说国画,就是皴法,传承关系,传统笔墨,这些过多的关注难免会导致国画艺术的僵化,也缺乏刘先生这种艺术活力。所以说,今天我们媒体要拿刘先生的作品作宣传,来激活艺术的创作,把他的艺术精神当成一把钥匙,打开艺术创作之门。像刘先生这么默默无闻的艺术家,我们媒体以及艺术专家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和宣传,并做好广泛的推广工作。
17、 张忠义(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研究员、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书画收藏委员会秘书长)
情真意切,大爱留痕
200多件雕塑品的集中展示,首先造成我们视觉上的冲击。通过对每件作品的观察、体验,又让我们获得了感情上的共鸣。作者用不同手法,多角度、全方位刻画了底层人群不同时段、不同环境的真实生活。看刘士铭的作品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齐白石的画,齐白石也是以最普通事物入画,绘及鱼虫,恩泽草木,齐白石认为绘画“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的画以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深受全世界人民喜爱。雕塑与绘画虽在审美上有所不同,但也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任何时代,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经历磨难,二是有文化积累,三是要献身艺术。伟大的艺术作品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意识个性鲜明,二是记录历史,三是以情感人。刘士铭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雕塑研究生,走出殿堂,沉入底层,以近乎传奇的人生经历,理论联系实际,把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有机结合,默默耕耘,真诚奉献几十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作品风格。与中西经典雕塑作品不同,观众在刘士铭的作品面前很少有敬畏之感,更多的是亲切感。看刘先生的作品,可以引人入境、可以对话、可以交流,可以共诉衷肠。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受,以至于人们来不及关注雕塑作品技术创作上的精良与否,人物结构比例上的准确与否,就被作品的意境和神韵所吸引、所感染。这种艺术效果绝非一般作品所能达到的,之所以会有这种极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因为作品核心所向,正是人类生命的本源——情与爱。刘士铭的作品与齐白石作品一样,深入浅出、朴实无华、清新自然、天真浪漫。我们似乎可以说,齐白石是人民的艺术家,刘士铭的雕塑是人民的雕塑。
作品《开封架子车》(陶)直观生动地描绘了底层人们生活场景,夫妻二人拉着架子车,弓腰前行,车上已经装满,轮胎压扁,充满了人生的艰辛与苦涩。作品《熔》(铜)则含蓄委婉地传达了男女之爱,力量与智慧结合的、所融会贯通的、达到和谐美好的完美境界。刘士铭的作品不是为创作而创作,都是有感而发,所表达的各种情、爱,不是个人咏叹,最终都归结为民族之情,人类之爱。这种真挚的情感,博大的爱情,使刘士铭能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地创作,情之所至,金石为开,我可以感觉到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流淌,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献身艺术歌颂真、善、美的人性的生命律动。郑板桥画竹所以流芳,是因为“枝叶总关情”。情真意切,大爱留痕,真情和挚爱的感动,是刘士铭作品最大的成功。
此次展览主题“自在蓬蒿”不知有何寓意,记得李白曾有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或许是借此诗意,揭示普通中包含卓越,平凡中孕育伟大的哲学观吧。刘士铭作品能以小见大,知微见著,既传统又时尚,以情抒情,以爱写爱,在雕塑界别开生面,对于当代雕塑的价值内涵和艺术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启迪。
对于雕塑的内涵和市场潜力,我的理解可能肤浅。
雕塑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由于它占有三度空间,是一种典型的视觉艺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商周青铜、汉代画像、南北朝石窟、唐代陶俑等等,都在世界雕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雕塑艺术品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形象、通俗易懂,能突破语言、文字、图像及民族的界限,生动形象地记录历史和社会生活,以它独具的情节性、现实性、夸张性、象征性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有的雕塑像无言的诗,有的像无彩的画,有的像没有乐谱的音乐,具有独特的美观,包含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由于雕塑作品的自然寿命比较长,更是人们研究时代风貌和人类历史的珍贵资料。
论及市场,由于雕塑作品的专业性较强,受众相对较少,大众收藏活动和交易行为刚起步,所以市场相对平淡,但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以及文献价值最终会体现经济价值。最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雕塑作品走上拍卖会,在刚结束的苏士比香港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明代永乐鎏金的释迦牟尼坐像,以1.16亿港币被中国厦门的蔡先生拍得,这是中国古代雕塑的例子。不需要多言,以上这些都显示着中国雕塑市场的巨大空间。雕塑作品的价值潜力应该引起艺术收藏家、中介机构和媒体的关注。
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各位可能还没有尽兴,但是以后我们还会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今天,我要代表我们的主办方,对刘老先生以及在座的各位来宾和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希望今天到会的各大媒体以及专家,对刘先生以及中国的雕塑做更广泛的宣传,以促进我们中国的雕塑艺术以及市场的发展,扩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再次谢谢各位的参与。
18、陈 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理论研究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
翻开《刘士铭作品集》,就看到了一位大家的形象——扉页的速写自画像,作品中的《自塑像》——作者的手笔是大家手笔,对象的形象也是大家形象。而那张工作照,却是一位北方憨厚的农民形象。然而,就是这位“北方农民”,用他粗壮的双手,捏塑出了一幅幅令人看后难忘的画。
作品第一个特点就是观念上的民族性。那里既有西洋雕塑的解剖、结构,又有民族雕塑的刻画雕镂,例如《遛鸟》、《后台演员》等。从总体上看,更多是富于大众喜爱的审美趣味。与此相关,就是在题材、样式上的民俗性。西洋雕塑讲究团块、影像,但在刘先生那里变得不那么重要,即便是他相对“洋式”的代表作《劈山引水》,也还是“土”味十足。八十年代以后的作品,则几乎干脆是风俗画了。他喜欢全景铺陈、在雕塑中造船、建房子;他用雕塑叙事、甚至讲故事,如《农家小院》等。其实,这些都不是雕塑应该做的事,但是他就楞是让它做了。第二个特点就是手法上的写意性。它的外延可以说是书写性,犹如拿泥巴在画“大写意”,《再教育》就是一例。第三个特点是个性鲜明——楞是让雕塑做份外的事,反倒也显出了他特有的效果。画面在繁冗中娓娓道来,在简约中提出精神,在随意中留下趣味。由于他的铺陈、叙事,那些复杂的屋舍墙院、坛坛罐罐、鸡鸭猪狗,看似繁冗,但都在帮他讲故事。他没有“认真”刻画五官,但神态表达出来了。他看似漫不经意的搓堆捏塑,但给人们的是回味无穷。这就是刘士铭的雕塑,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陶艺。我们好象在出土文物中见过,又好象在民间艺术中见过,但最终又是刘士铭的创造。这就是刘士铭,我不知道这位“北方农民”是否酗酒,但我总会联想到他就是他手下的《阮籍》,那么陶醉,那么率真。
刘先生是一位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人了,他的作品浸透着人生的阅历,饱含着丰富的感情,也体现了我们民族艺术精神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更显出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