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为了深入研究雕塑艺术家刘士铭先生60多年不懈探索“中国做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在文化艺术领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方案”,推动中国现代雕塑发展之路,向世界彰显中国的传统文化,特成立“刘士铭雕塑艺术馆”,座落在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3号。刘士铭雕塑艺术馆是中央美术学院一座以雕塑艺术家命名的艺术馆。整体设计布局贴近刘士铭独具个人语言特色的雕塑作品特有气质,以刘士铭先生对生活的热爱,纯朴的乡土情怀,及对黄土地特有的感情为基本腔调,勾勒打造炫影全息沉浸式的艺术馆。

刘士铭雕塑艺术馆分为两层,一层空间取材刘士铭的窑院意象,并在四周配合若干情境沙池和布景,通过“扳动光景的渡船”、“箍在心头的土院”、“平凡世界的草民”、“爱屋及乌的情思”等板块,有逻辑地呈现刘士铭先生在渡船、窑院、百姓、亲情方面的雕塑作品。跟随着精心采编的音乐,爬上脚手架搭建的楼梯进入二层空间,从那里可以看到刘士铭先生用过的三轮车和双拐,再沿走道继续前行就可以欣赏到刘士铭先生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各种题材的雕塑作品。
更多

刘士铭雕塑艺术馆 ——戳心尖尖的泥巴拉话话的魂



2018年6月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为了深入研究雕塑艺术家刘士铭先生60多年不懈探索“中国做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在文化艺术领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方案”,推动中国现代雕塑发展之路,向世界彰显中国的传统文化,特成立“刘士铭雕塑艺术馆”,座落在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3号。

刘士铭雕塑艺术馆是中央美术学院一座以雕塑艺术家命名的艺术馆。整体设计布局贴近刘士铭独具个人语言特色的雕塑作品特有气质,以刘士铭先生对生活的热爱,纯朴的乡土情怀,及对黄土地特有的感情为基本腔调,勾勒打造炫影全息沉浸式的艺术馆。

刘士铭雕塑艺术馆分为两层,一层空间取材刘士铭的窑院意象,并在四周配合若干情境沙池和布景,通过“扳动光景的渡船”、“箍在心头的土院”、“平凡世界的草民”、“爱屋及乌的情思”等板块,有逻辑地呈现刘士铭先生在渡船、窑院、百姓、亲情方面的雕塑作品。跟随着精心采编的音乐,爬上脚手架搭建的楼梯进入二层空间,从那里可以看到刘士铭先生用过的三轮车和双拐,再沿走道继续前行就可以欣赏到刘士铭先生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各种题材的雕塑作品。

刘士铭雕塑艺术馆目前展出刘士铭先生各个时期的雕塑作品约90余件,此外还有其创作时期的有纪念和情感意义的照片、手稿、草图等文献资料和专题影片等。刘士铭先生以他称之为“中国做法”的方式,记录和呈现他所处时代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百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和发展历程中,刘士铭的陶塑艺术是反映普通民众生活的丰富的视觉画卷。

这幅视觉画卷让世界直观看到中国底层社会民众的生活状态,了解中国百年雕塑艺术发展中呈现出的不同于西方现代性叙事的具有中国特色、立足中国传统文脉、本土化经验进行现代转换的中国自身的现代性叙事,丰富世界现代艺术史的多元叙事,了解刘士铭立足中国民族、民间雕塑传统并进行当代转换的艺术史贡献。

作为中国一座以雕塑家命名的艺术馆,本馆在核心品牌展:“中国做法”——刘士铭雕塑艺术展系列以外,兼及搭建国际雕塑名家学术交流平台,国内外青年雕塑家成长发展平台。相应建立的两个品牌性学术展览项目分别为:“中国做法”——发掘历史系列展,“中国做法”——发现新人系列展。三个品牌系列展旨在以刘士铭独树一帜的雕塑艺术研究为基点,切入对中国雕塑发展的历史性回顾以“发掘历史”,又关注对未来发展可能性的侧重以“发现新人”。

本馆将持续研究和挖掘刘士铭的艺术创作及艺术史意义,计划每年举办至少一次专题性刘士铭雕塑艺术展,同时进行全球巡展,为中国现代雕塑发展和研究提供个案研究深度挖掘的典范,丰富中国现代雕塑的研究视野。从而使刘士铭雕塑艺术馆成为中外闻名的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集研究、展示、出版、传播、推广、交流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同时梳理和呈现中央美术学院在雕塑的创作实践、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历史进程中所做出的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及贡献。

 

参观预约

最新动态

  • 故事|刘士铭与《铁华轧面条》

    2024年11月15日
    本篇聚焦刘士铭创作的小型雕塑《铁华轧面条》及其背后的故事,该作所表现的主体人物是推着自行车采买面条,叼着烟斗的刘铁华先生,记述的场景应为二人于1969年同在河南民权县代砦林场接受知识分子再教育的日常生活一瞥。

    故事|刘士铭与《铁华轧面条》

    时间: 2024年11月15日
    按:以刘士铭日记及相关文字整理为基础材料,“故事”栏目将围绕十个不同的主题,辅以时代背景的补充,呈现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不同时期的经历与思想,希望以此对其艺术与人生作另一种脚注。本篇聚焦刘士铭创作的小型雕塑《铁华轧面条》及其背后的故事,该作所表现的主体人物是推着自行车采买面条,叼着烟斗的刘铁华先生,记述的场景应为二人于1969年同在河南民权县代砦林场接受知识分子再教育的日常生活一瞥。

    《铁华轧面条》是刘士铭创作的一件小型雕塑作品,目前整理的资料可见存有陶、铜、树脂等不同材料版本数件,最初版本应为19981111日的陶制版本,同年亦存一件铜制版本,创作于刘士铭退休之后的晚年生活时期。此外,创作年份标记于2006年的该作还存有铜和树脂(尺寸扩大)各一件,推测或为应对同年中国美术馆个展“自在蓬蒿——刘士铭雕塑展”所再次翻制。

    1961年,刘士铭从北京中央美院附属雕塑创作室调到郑州艺术学院,同年9月又由郑州艺术学院合并到开封师范艺术学院任教。在身体和心灵都饱受磨难的时期,刘士铭仍旧以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体验,记忆了河南十年经历中鲜活而真实的数个人物与场景,并在晚年时期,以雕塑的语言重新翻腾、复现了这些记忆镜头。

    此作品表现的主人公为版画家刘铁华先生,于1933年入北平美术学院西画系,参加北平左联木刻运动,后赴延安学习,曾是国统区木刻运动的组织者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他陆续在平原师范学校、郑州师专、开封师院艺术系、郑州艺术学院等地任教,1962年起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任教。从雕塑一侧的刻文“代砦”可知,此作品追忆的乃是1969年刘士铭与刘铁华同在河南民权县代砦林场接受知识分子再教育的日常场景,刘岘先生此时亦与他们在一处。此件雕塑的陶制版本长25.3厘米,宽14.1厘米,高20.3厘米,同年的铜制版本在尺寸上略有出入(长24.8厘米,宽13.6厘米,高19.8厘米),考虑翻铜过程中的材料损耗原因;而2006年翻制的铜和树脂版本,虽将雕塑尺幅扩展为长114厘米,宽148厘米,高88厘米,但也概括、忽略了一些陶塑特有的细节痕迹表达,但将刻字补充为“代砦林场”(图一、图二)。画面中的主体人物刘铁华推着自行车,在车的后座驮着箩筐,嘴中叼着烟斗,一手扶车头控制方向,一手扶后车座上的箩筐,身体前倾而行。

    图一:刘士铭《铁华轧面条》,陶,25.3×14.1×20.3cm1998
     
     

    图二:刘士铭《铁华轧面条》,铜,2006

    刘士铭的日记中曾如此回忆过自己与刘铁华在代砦林场的相处点滴:“(二人)经常在学习后下象棋,也经常同时值班看菜地里种的茄子、西红柿、豆角、萝卜、大白菜……每到星期天食堂就派刘铁华先生去乡镇的集市上买轧面条,这样可以不参加学习,他就戴着一顶草帽,推着一辆食堂的老旧自行车,车后绑着一个大笸箩去集市买面条了。从中可知,这件雕塑再现的正是推车前去乡镇集市买轧面条的刘铁华。

    当刘士铭去乡镇的邮筒处给北京的家人寄完工资后,走回林场的路是如此的炎热而漫长。但待到林场后,铁华先生买回来的面条,已经被食堂做成了河南焖面,“吃起来真香啊,吃上一顿一晚上都不觉得饿,真实在”,刘士铭如此回忆到。
    文、编|周纬萌/艺讯网
    根据刘士铭日记整理

     
  • 新闻快讯│央美“雕塑大系”震撼开幕!刘士铭《劈山引水》再引热议

    2024年10月31日
    【中国雕塑家网】2024年10月26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内人声鼎沸,一场艺术与历史的盛宴——“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展览在此盛大开幕。在展览的众多亮点中,已故雕塑家刘士铭的力作《劈山引水》尤为抢眼。这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彩塑,傲然屹立于展馆入口,成为了展览的标志性符号,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新闻快讯│央美“雕塑大系”震撼开幕!刘士铭《劈山引水》再引热议

    时间: 2024年10月31日
    央美美术馆正在展出

    2024年10月26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内人声鼎沸,一场艺术与历史的盛宴“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展览在此盛大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雕塑系与美术馆联合承办,共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展览不仅回顾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的辉煌历程,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学者及业内人士前来观展。

    自1934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初创以来,这片艺术的沃土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雕塑家。他们以雕塑为笔,勾勒出一幅幅国家发展的壮丽画卷,铭记着民族的奋斗与荣耀。90年间,雕塑专业从扎实基础走向多元发展,从自我觉醒迈向学科自觉,共同铸就了雕塑系今日的辉煌。
     
    “雕塑学的自觉”——全国雕塑专业学科建设学术论坛同期举行


    本次雕塑展注重作品与展示空间的互动,不仅展厅内精心策划了文献展及各式雕塑,还将部分展品延伸至室外空间。在展览的众多亮点中,已故雕塑家刘士铭的力作《劈山引水》尤为抢眼。这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彩塑,傲然屹立于展馆入口,成为了展览的标志性符号,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图片

    《劈山引水》屹立于展馆前参观者们纷纷拍照

    展品:彩塑《劈山引水》刘士铭作
     

    这件创作于1958年的经典之作,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成为大跃进时期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真实写照。然而,在展览现场,关于《劈山引水》是否能代表刘士铭艺术风格的讨论却悄然兴起。事实上,刘士铭的艺术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创作风格经历了多次转变,而《劈山引水》只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高峰。
     

    刘士铭与中央美院的故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6年至1961年,他作为徐悲鸿亲自招收的第一批学生,接受了扎实的西方艺术教育。他的毕业作《丈量土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件被送往国外参展的雕塑作品,并被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博物馆收藏。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期间,他还参与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等浮雕的塑稿工作。在中国雕塑工厂,他参与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广场雕塑、北京工人运动场的主像雕塑等众多雕塑任务。1959年作品《劈山引水》代表中国参加了苏联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赢得了国际声誉。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组文献展示(《金田起义》主稿王丙召、助手刘士铭)

     

    《劈山引水》文献展示


    中国雕塑工厂文献展示

     

    刘士铭工作证展示
     

    而在第二阶段,1981年至1994年,刘士铭重返美院,却选择了一条“离经叛道”的艺术之路。在这一阶段,刘士铭做了大量贴近生活的泥塑作品,尽管当时并未受到主流认可,后来他的课也没有了,学校也不给他开工资了,但他依然坚守在老美院破旧的小电窑里,潜心创作十多年。这段艰苦的时期,却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创作了千余件具有民俗特色的雕塑,如《安塞腰鼓》《黄河船工》《陕县窑塬》《开封架子车》等,展现了他深厚的生活积淀与艺术功底,表达了他对民间生活与传统艺术的热爱。
     

    黄河船工(陶)刘士铭作
     


    陕县窑塬 (陶)刘士铭作
     

    开封架子车 (陶上釉)刘士铭作
     

    两个阶段相隔20年,才华早露的刘士铭为何被主流艺术圈边缘化?这要从他1961年离开中国雕塑工厂说起。那时,他放弃北京优渥工作,只身前往河南河北生活了13年,他走黄河、下窑洞、与农民一起劳作,亲身感受到饥饿与人性的温暖,他沉浸在纯朴自然的民俗事象中,中原和燕赵文化的丰厚积淀成为他日后创作不竭的源泉。1974年,刘士铭从保定群艺馆病退回京,他的那些同学校友们已经各有所成,而他却做起了临时工,在中国历博修复文物,一做就是7年,直到被时任中央美院院长江丰召回。这段经历,让他接触到大量中国传统雕塑的文物原件,他从中习得了全新经验,对汉代陶器艺术语言的理解尤为深刻,对他的陶塑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
     

    离开中央美院这20年,刘士铭更加深入地探触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他的艺术风格因此发生重大转折。他凭借记忆创作,摆脱了外界的束缚和牵制,仅凭内心的感受去塑造作品,显得随性而自由。堂堂科班出身的他,却专注于做小泥塑,令人费解。
     

    直到1998年,中央美院雕塑系的通道画廊举办刘士铭作品展,这位隐士才重回到人们视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院原院长范迪安称,“刘士铭是一个孤立的,少有的被时代遗忘的人,上世纪50年代,他就有让社会知道的作品。后来,他远离了我们的艺术中心主流,消失在艺术潮流之外。现在,我们又突然发现了他,他的雕塑世界是一个如此的丰富、葱茏、博大的世界。”
     

    2010年,刘士铭离世。在他留下的众多手稿和日记中,曾写道,“1981年我调到美院雕塑系任兼课教员,这是决定我一生把精力集中在研究民族雕刻和创新的阶段。从艰苦磨炼的时期进入随心所欲的时期,雕陶的形式,发挥雕塑的民族民间特点,前景是美好的、宽广的。
     

    如今,《劈山引水》彩装登场,为中央美院雕塑学科90年盛典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展现了雕塑艺术的力量与魅力,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时代的变迁与民族的精神。然而,我们也不应忽视刘士铭后期那些同样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的作品。它们共同构成了刘士铭艺术生涯的完整画卷,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了解他的机会。他的作品充满了平静达观的生存境界与人性的温暖,这是最为可贵之处。
     

    本次展览除了刘士铭等老一辈雕塑家的经典作品外,还展出了大量新生代雕塑家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技艺精湛,充分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来的深厚底蕴和蓬勃生机。同时,展览还展出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独特魅力。展期将持续至2024年11月24日。
     

    附:文献展中《劈山引水》照片大图
     

    文献展中《劈山引水》照片大图,该作现存保定东风公园。底座铭文内容:《劈山引水》是雕塑家刘士铭先生的代表作。1959年代表中国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1960年从北京运到保定设立在火车站路口处,后来移至东风公园。
     

     

    本文源自:中国雕塑家网
    责任编辑:静愚

  • 故事|生命的韧度与情态:刘士铭与雀儿

    2024年10月20日
    在近年来的刘士铭雕雕塑艺术巡展中,由陶土制成的精巧“麻雀”总是格外引人流连。在众多刘士铭关注动物的陶塑作品中,“麻雀”是延续至其生命晚年的重要母题之一,而另一方面,在不同时期的日记、回忆等文字记录中,他也同样对这个小巧脆弱的生命投以了别样的关注。

    故事|生命的韧度与情态:刘士铭与雀儿

    时间: 2024年10月20日

    编者按:以刘士铭日记及相关文字整理为基础材料,“故事”栏目将围绕十个不同的主题,辅以时代背景的补充,呈现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不同时期的经历与思想,希望以此对其艺术与人生作另一种脚注。在近年来的刘士铭雕雕塑艺术巡展中,由陶土制成的精巧“麻雀”总是格外引人流连。在众多刘士铭关注动物的陶塑作品中,“麻雀”是延续至其生命晚年的重要母题之一,而另一方面,在不同时期的日记、回忆等文字记录中,他也同样对这个小巧脆弱的生命投以了别样的关注。

    1980年代以来,刘士铭做过多件陶塑“麻雀”,以及其他幼鸟形象,多为两只一组,辅以不同的场景,譬如笼中、笼外的对望(图一),喂食与哺育,以及在简陋捕鸟装置前的小心驻足等。1970年代,刘士铭身处河北保定群众艺术馆工作期间,工人曾掏给过他一窝麻雀,他养了很久,他从不将它们关在笼子中,而是任其自由玩耍,就这样,在彼此的陪伴中,他与这些小生命们处出了感情:“小鸟没事儿喜欢飞到他的肩膀上、飞到他的脑袋上。他在院子里面待着的时候,小麻雀都会陪着他在院子里面玩,不关在笼子里面,小麻雀也不飞跑。”后来,屋中有蚊蝇,“好心的看门老头用布条沾上‘敌敌畏’挂在屋檐上除蚊蝇,但是他忘记小鸟也受不了这种味道,小鸟跟蚊蝇一起被熏死了,让他(刘士铭)伤心了好久。”

     

    隔笼相望(彩陶)1990年  刘士铭作

     
    刘士铭偏爱麻雀,用他的话说:“麻雀是一种合群的鸟类,样子长的很特殊,在头部有一个黑点,远看像一只眼睛,身上有花点……麻雀和人的关系最密切,家家都有麻雀。过去平房房檐底下都有麻雀窝。”在他晚年退休以后,美院翻制组的同事小张在老美院雕塑系的房檐底下掏了窝还没长毛的小麻雀,给了刘士铭一只,于是又再次带回家中养了起来,每天用小小的面团投喂,还细心观察了幼鸟张嘴要食的有趣样子:“嘴还是黄的,张的挺大,一撇它就接过去吃了”。看着幼鸟一天天长大,刘士铭很高兴,然而似乎总是养不长久,这只死于街坊养的猫口,后来亲戚送的一只又随着窗外的大鸟不知所踪。

    不只是麻雀,后来从西城官园鸟市买了黄雀,刘士铭又对它的叫声上了心:“有一天这只黄雀忽然叫了一声,(我)用录音机把它叫的声录下来。每一次它叫的时候就把录音机打开给它录,在它不叫的时候,就打开录音机让它听自己叫的声音。后来小鸟听到录音机里的声音,它自己也叫,而且叫的时间次数也多了,声音也有了宛转的时候,高啊,低啊,好像是两只鸟在那对话似的,从此以后这只黄雀不放录音机它也会自己叫了。”为了给这只黄雀做个伴,刘士铭又买了一只,养在同一个笼子中,可惜的是两只都偶然被晒死了,至此之后,他便再也不养鸟了。

    在搬进楼房后,院中的松树上坐落着许多麻雀,四处觅食。再见这些热闹的小家伙,刘士铭就在窗台上放了些食物,在他的记忆中,起初小鸟们依然警惕,“时间长了这些鸟开始注意了,但是不敢落下,就是停在外面看,过了几天以后有一只鸟跳过来开始吃了,其他鸟跟着也都飞下来吃。从那以后就天天撒,它们天天来吃……吃完了又都飞到松树上,钻在松树叶子里,松树叶子很密,它们就躺在里面。”

    窗 麻雀 刘士铭手稿

     

    不论是雕塑还是文字,刘士铭对雀儿的描绘总是热闹、喜人、单纯而充满生命力的,它们喜欢群居的生活,且亲近、信任人类,自己也从不独享,总是在发现食物之时每每热切地召唤同伴。他喜欢听它们的鸣叫,从中也能听出音律似的高低起伏,也十分热衷于观察这些鸟儿们的举动,喂食时、啼叫时、互动时的情态与细节。

    一个夏天,刘士铭在窗台上看见一只大鸟和一只短尾巴圆身子、翅膀很小的鸟,大鸟正一边叼食一边往小鸟嘴里放,就看那小鸟歪着头张着大嘴就等着那大鸟喂食,“那大鸟嘴真快,边叼边喂,这小鸟就等着大鸟,都看不清这食是怎么进到它嘴里的,感觉这两只鸟的嘴就像连在一起”,这给刘士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鸟等待大鸟喂食的瞬间动作和姿态,被他捕捉并以泥塑定格下来。在1981年的陶上釉《哺育》(图二)中,树洞中间,嗷嗷待哺的幼鸟正接过立于树杈尖头鸟妈妈口中的食物,幼鸟清脆而热闹地啼叫仿佛就在耳畔。
     

    哺育 (陶上釉) 1981年 刘士铭作
     

    从平房、院中到楼房,留给雀儿们的栖身筑巢之所越发紧张,它们还能在哪里安家、生活、栖息呢?刘士铭流露出这样的担忧与关怀,但他随即发现,雀儿们的生命力与适应性是如此强,在楼房密集的区域,刘士铭曾看到一只大鸟从比乒乓球大点的空调深洞中钻了出来,“时间长了就看见一个一晃一晃的(东西),好像是小麻雀的头,原来麻雀就利用这种墙上的空洞下蛋孵化”,正是如此,雀儿今天依旧能与人类毗邻而居。

    文、编|周纬萌/艺讯网
    根据刘士铭日记整理
  • 故事|刘士铭与外孙“濛濛”

    2024年09月30日
    在刘士铭的作品中,对亲情的呈现很大程度上都通过他对自己的外孙濛濛不同阶段的塑像,这些或是憨厚、或是可爱的肖像中,寄托了一位长者深沉的爱与思念。

    故事|刘士铭与外孙“濛濛”

    时间: 2024年09月30日
    刘士铭与外孙濛濛

    按:以刘士铭日记及相关文字整理为基础材料,“故事”栏目将围绕十个不同的主题,辅以时代背景的补充,呈现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不同时期的经历与思想,希望以此对其艺术与人生作另一种脚注。在刘士铭的作品中,对亲情的呈现很大程度上都通过他对自己的外孙濛濛不同阶段的塑像,这些或是憨厚、或是可爱的肖像中,寄托了一位长者深沉的爱与思念。

    在刘士铭雕塑艺术展海外巡展中,名为“濛濛”的雕塑总能吸引不少观众驻足,小儿生动娇憨的情态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路过者”往往能瞬间想到自己的孩子和那些与孩子间不禁会心一笑的温暖瞬间。

    濛濛是刘士铭的外孙,本名李云沚,在刘士铭的日记中,记录了2000年初,濛濛移居温哥华求学时,自己的担忧、不舍与焦虑:“北京和温哥华的时差是九个小时,北京上午九点是温哥华下午五点。濛濛到杨志勇家来电话,;姥爷我是濛濛。’我听到他的声音就哭了,我很想他,跟他说,长大了要自己保护自己。”在和自己幼小的外孙相处的时光中,刘士铭对他有着“没有原则的信任,不允许任何人说他不好”,也很重视孩子的一切举动,濛濛画的所有画他都给留着,孩子随手捏一个什么东西,他都很在意,并且很认真的给烧出来。

    在刘士铭制作并留下来的“濛濛”肖像中,大多保留了孩童时期的童真可爱,老人的一生,以不同的材料,譬如木头、陶土、石膏等,做了很多外孙在各个时期的塑像。他做了无数个濛濛趴在荷叶上,吃饭、睡觉时的情景,他不是要表现一个孩子的生动或者是一个孩子的成长,他要表现的完全是喜欢和他的爱,说他自己要说的画这种表达并不刻意和生涩,也没有雕塑审美技术的绑定,完全是出自一种本能的、无意识的、源自于内心感受的直接呈现。他用这种沉默而有力的方式,陪伴着自己的外孙走过一生。

    目前较多呈现的这件《濛濛头像》,在不大尺寸中,将婴幼童圆乎、憨厚而懵懂的形象凝固住,微微撅起的小嘴和努力睁大的眼睛无不在好奇地感受、打量着这个崭新的世界,刻画得十分生动。

     
    《濛濛头像》 陶  9.7×9.7×11.1cm  1989
     

    在孩子一百天的时候,他竟然给这个婴儿塑了一个老人像,上面写着:“濛濛长命百岁”,而这个“濛濛”老头,戴着红帽子,留着圣诞老人一样长长的白胡须,满含笑意,甚至笑得都快看不见眼睛。老人势必无法陪伴幼孙度过他的全部人生,但在他的想象与希冀中,百岁的濛濛依然健康、乐呵与真诚,而这些真挚的情感,都透过细致上色的石膏清晰地出来。
     
    《濛濛肖像·百岁》 石膏上色  9.1×10.8×15.3cm  1988
     
    《儿童3》 木  19.4×21.2×18.1cm  1989
     
    采编、整理|艺讯网

     
  • 故事|刘士铭与国立北平艺专的先生们

    2024年09月10日
    本期将带来刘士铭在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正式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求学时期,与艺专先生们的互动与交往。

    故事|刘士铭与国立北平艺专的先生们

    时间: 2024年09月10日
    按:以刘士铭日记及相关文字整理为基础材料,“故事”栏目将围绕十个不同的主题,辅以时代背景的补充,呈现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不同时期的经历与思想,希望以此对其艺术与人生作另一种脚注。本期将带来刘士铭在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正式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求学时期,与艺专先生们的互动与交往。

    1946 年,国立北平艺专面向全国招生,开设油画系、国画系、图案系、陶瓷系、雕塑系、音乐系,由院长徐悲鸿亲自主持招生,刘士铭在这一年被录取为当年仅有的两名雕塑系学生之一。此前,刘士铭并未受过系统的美术训练,他也自称“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他有着一套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这让他不会将表现对象处理得很平面,而是如雕塑一般棱角分明。

    艺专第一年为预科,遵循徐悲鸿及其他老师共同制定的教学方针,充分尊重学生的“感觉”,让其自行发挥,而不去刻意教授。一年级也不分科系与媒材,学生们统一画素描。
     
    自画像 李宗津
     
    刘士铭在回忆这一年的“构图课”时,李宗津先生的指导与鼓励对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李先生在教学时,只告诉学生们如何用吊线垂的方法找重心和构图的位置,留给学生充足的体会和发挥空间。刘士铭在“冬日”、“风”、“喜事”等为题的创作作业中,总是能捕捉到一些常人直观经验之外的感受并予以表达,譬如逆风兜起布蓬子以暗示风的方向,又如对喜事已过的收场场面的表现。李宗津先生十分赞赏刘士铭的素描课成果,称他的素描是“有颜色的”,鼓励其进行油画学习,但刘士铭最终迫于家境的窘迫而选择了不用费什么(额外)材料钱的雕塑。
     
     

    王临乙、王合内夫妇
     
    自学雕塑起,刘士铭就一直受王临乙先生的指导与教诲,王先生的艺术与人格亦对他影响颇深。作为雕塑课的导师,王先生一般每周来上两三次课,多数时候只在学生背后站着默默的看,并不那么多的几句关键性指导,又或是简单地笑着鼓励学生“做下去”。在刘士铭印象中,王临乙先生对自己习作的“重量感”的把握极为重视,有时会说“你要注意重量感”,有时又强调“重量够了,不要再做了,塑造的太多了就把原来好的的东西做得没有了”。王临乙先生对刘士铭习作的评价是“有面、生动、有趣味性”,刘士铭二年级时,王先生看到他用刀刻泥塑,再烧制成陶的一批小型雕塑后十分欣赏,甚至要走了一个农妇小陶塑,并鼓励他“将来一定要做陶塑,做得很好”。
     

     抱孩妇女 (铜) 刘士铭先生作

    依据脑海中对“土改”的印象,刘士铭的毕业作品《丈量土地》以三个农民为基本构图:一个农民打算盘,一个农民用木尺在土地上丈量,还有一个男孩用铁锨在尺子前面做记号。当完成到一定程度后,王临乙先生说:“现在形象生动有趣味,雕塑的重量感也够了,不要再做了。”当这件作品最终被送往布拉格参展时,先生很是留恋,后与夫人王合内先生回法国探亲的时候,还到访布拉格,亲自去看了看这件作品在当地的保存情况。九十年代的一天,王临乙先生在美院图书资料室找到了早期的人民画报上刊登的《丈量土地》的照片,复印了一张,亲手送给了刘士铭。
     
    刘士铭手稿文字:原作现在布拉格市,1949年参加世界青联节学生美展。这是1993年王临乙先生复印后交给我保留

    王临乙与王合内二位先生雕塑作品中融合着中西雕塑的不同风格,且二人都深受中国青铜器和汉代雕刻的艺术风格的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动感蕴藏于静之中,那种“内在的力量”使刘士铭十分触动,也对刘士铭的雕塑创作影响深远。
     

    滑田友先生

    同样是留法归国的滑田友先生亦是刘士铭构图课的启蒙老师之一。1948年,滑田友先生回到艺专任教,徐悲鸿院长为他在北平艺专的礼堂举办了一次盛大的雕塑展,《男孩人体》《沉思》《石雕胸像》《轰炸中的母子像》《母亲抱孩的像》等代表作及系列素描作品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在艺专教学中,滑田友先生为二年级学生开设选一周一次的修陶塑课。在滑先生课上的第一个题目“木匠”中,刘士铭根据生活中印象,以小陶塑表现了一个老木工锉锯齿的动作。滑先生借此作品教授了刘士铭雕塑构图的基本规律,譬如“每个雕塑作品都应有一个‘正面’,这一面应表现出创作者的意图和构思,使人能看懂,而其他的面则服从主要的面进行处理,这样做出来的雕塑才具备整体感”。

    刘士铭还曾细致地记录过自己观察滑田友先生做人像的过程,从中理解法国雕塑技法中的“小点集球作法”“滑先生把人像的四个方位用泥堆出四个剪影式的轮廓,然而再把中间的空洞填补起四分之三的角度,这样很快就把人像的大型堆塑起来,在此基础上再作细部的结构。细作时,他是用一小块泥巴,一小块泥巴地加起来,泥巴之间留有空隙,他花很长时间推敲模特的特征、表情、结构等,完成以后的作品生动而鲜活”。这种方法在起大形、堆塑阶段很迅速,但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细节推敲与调整。此外,滑田友先生对中国传统的雕塑技法和用线方法的总结和吸收,以及他在教学中提出的“编筐法”也对刘士铭对民间艺术的亲切与热爱影响深远。
     

    王森然先生

    在国立艺专学习时期,在创作课程之外,刘士铭还接触了创作理论等课程,其中,王森然先生的创作方法理论课给刘士铭留下了深刻印象。1949年至1950年间,王森然先生任学院教务长,在大礼堂开设每周一次的创作方法理论课。在这门课中,刘士铭开始接触并理解美术与其它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创作与观众之间的呼应,以及情感的无声交流等内容。王先生也谈川剧表演手法、江南评弹艺术,以及如何面对中国古代艺术品、雕塑、绘画、文物等时取其精华,这使刘士铭深刻的认识到中国古代雕塑的内在力量和含蓄性的魅力所在。此外,王森然先生的三件雕塑:毛主席浮雕像、民兵、刘胡兰,亦给予了刘士铭创作方法上的指导:“雕塑创作是要求从构图、构思、结构、技法上要求不够,还要注意精神状态的仔细观察揣摩对象的‘劲’。这个‘劲’是虚的,很难捕捉,但是会有细心观察和冥思默想,在记忆里捕捉印象中的劲,达到如在目前,下笔如有神。神就是‘劲’,作过了也不行,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国的理论适可而止。

    1946年至1950年间,刘士铭在校学习期间,历经了新中国的成立与国立北平艺专正式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时代变革。刘士铭一直保留着国立艺专的毕业证书,那是一个纸卷,放在竹筒里面,证书上写着:学生刘士铭系天津市人,现年二十三岁,在本学院雕塑系肄业四年期满,成绩及格,准予毕业此证。落款处以毛笔书: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教务长吴作人、副教务长王朝闻、系主任王临乙。
     
    和国立艺专先生们的交往与学习不仅夯实了刘士铭的造型基础,也滋养了他艺术的生长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先生们的言传身教不仅在艺术怎么做,也在于为人怎么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刘士铭毕业后也未曾间断。
     

    曾竹韶先生

    1954年,刘士铭从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工作室调回中央美术学院,任曾竹韶先生助手,在雕塑系三年级上课。曾先生在人体课时强调了人体结构中的面中,总是能找形成它的三个点,不论如何复杂的形状都是如此。刘士铭曾仔细记录了曾竹韶先生作模特头像的过程:“在头像架子上堆出一个比真人头大一些的泥块之后,就在这泥块上根据模特的动作姿势,用刀划出中心线和横竖的比例位置,然后即用雕塑刀,从外轮廓向内轮廓削去多余的泥巴,边削边找骨骼五官比例和脖子的动态,在观察对象时削去多余的泥巴,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观察对比,从外向内的削减泥巴,或少量的添补不足之处,雕塑的基本写实的模特头型的特征,和结构起伏肌肉的组织关系就定形了。在这个基础上仔细推敲,模特的表情,眼皮的高低凹凸,和鼻梁、鼻翼的开合关系,嘴角的转弯和嘴唇的结构,肌肉松紧关系,进一步作到逼真生动,是一个有呼吸生命的,和耳朵的向外耳轮的结合,串插关系,下骸骨与耳部关系……肌肉松紧关系,耳朵的内外耳轮的结合串插关系,由有面到无面,所以曾先生讲他作的是无形的面,但又不是圆而软,而是有内在的骨架和外在的五官统一真实的老边形象,富于生命力……”

    不论是李宗津先生的“有颜色的素描”,王临乙先生的“做下去”与“重量感”,滑田友先生的“小点集球作法”与“编筐法”,又或是王森然先生的“劲儿”,曾竹韶先生的“三个点”与“无形的面”,在刘士铭日记的详细记录之下,读者如同回到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那个栩栩如生的国立艺专课堂一角。而刘士铭此后艺术生涯中萌发的那些兴趣、选择与冲动,似乎都能在这些课堂一瞥中寻见踪迹。

    文、编|周纬萌/艺讯网
    根据刘士铭日记整理



     
  • 故事|芒鞋破钵随缘渡:“通道画廊”中的刘士铭作品展

    2024年08月20日
    编者按:20世纪末,刘士铭在中央美术学院通道画廊做了自己的第一个个展,规模并不大,说是“画廊”,其实不过是雕塑系的一间屋子加一个通道,空间共计也就四五十平米大小,但刘士铭第一次集中展出了自己不同类型的雕塑创作四十余件,以跳脱出彼时主流雕塑形态之外的鲜活表达,传达了他以雕塑寄生活之真、善、美的愿景。

    故事|芒鞋破钵随缘渡:“通道画廊”中的刘士铭作品展

    时间: 2024年08月20日


    1998年中央美院通道画廊刘士铭作品展
     

    1998年6月2日,“刘士铭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通道画廊”举办,《刘士铭作品集》同期出版,这也是雕塑系教学系列展中的一环。对于这第一次个展,刘士铭本人并不算太上心,只出钱印了一些画册,邵大箴与钱绍武写了一些文章。展览空间不大,但规模于刘士铭而言已是不小,总共展出了四十余件作品,是他回到美院十五年中,创作的各种系列作品的一个集中的呈现。

    回忆起展示这批作品,刘士铭无法忘记恩师王临乙的肯定与鼓励:“我在美院的硬质陶瓷工作室工作时,我的老师王临乙教授已经退休多少年了,但他每天都去美院转转看一下。经常会打开来硬质陶瓷工作室的门走进来,看看我,坐在那和我谈一些有关雕塑的问题。他看到我烧了很多作品,就说:‘你这些东西可以办一个展览。’我当时感觉自己的许多作品太小而且有的作品自己感到不够成熟,所以只是在架子上放着,满满的一架子,为了防尘都用塑料布盖上。王先生和我说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没有表态,因为如果办个展必须要有场地,而这个场地要经过批准才可以用。”

    办个展的机缘直到美院搬迁到南湖渠电子原件厂才来到,遗憾的是,王临乙先生已于1997年夏故去。此时,刘士铭已经积攒了不少作品,也不局限于小型的陶塑,包括《黄河船工》这种长达80公分的长的“大型”也已经完成。当然,这些相对大型的雕塑,也是在刘士铭在面对小电窑的空间尺寸限制形成的种种挑战时,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灵活运用拆分、粘合与修补的技巧组合:“电窑最大也只能烧一个真人头大小头像,其他的只能做小件,最多也只能是15公分高。稍大点的陶,在湿的时候把这个作品分成两段,先烧一段,再烧另一段。烧成之后,用粗的八号铅丝捆绑,然后浇上树脂,把它们连接起来,在接缝处抹上和的很稠乳胶和石膏粉,再做点颜色,这样基本就看不出接缝了。”

     
    图片

    黄河船工 (陶) 
    72×27.7×17.9cm 1996年  

    刘士铭展出的这批作品,因为题材、形式和表达语言与过去学院中倡导的雕塑创作大相径庭,因而对当时的雕塑圈带来了一些震撼与冲击,评价也褒贬不一。他并不做那些有典型性的人物、动物与情节,而只做自己的“所见”,风沙黄土中的男人和女人、猪圈、房子、窑洞、船、麻雀……;也做一些民俗故事、传统文学、神话中的人物竹林七贤、济公、山鬼……,主题多样,丝毫不受环境和时代要求的束缚。然而,这些零散的主题集中摆放在一起,却并不让人觉得烦躁,而有一种别样的气息引人驻足细观。

     

    刘士铭这样评价他的这批作品:“我做的小陶塑是不拘形式,和什么泥都用,只是憋不住地想把记忆中的形象拼命快快地抓出来,用最快的速度在瞬息间捏出来。不要形的工细完整,而是印象中的人物活现出来。如此我在电窑十五年(1980-1994年)中不分严寒酷暑,每天要潜心静坐,用泥条追捕这些生活中的情景和形象,只有在能够忍受寂寞中,才能忘我地、得意忘形地用泥条记录下这些使我在青年时代抛弃一切追求至今心甘情愿。正如鲁智深的一句唱词是‘芒鞋破钵随缘渡’。”
     
    这次展览中,刘士铭也做了一个自己的自塑像小木雕,小巧的尺寸,却传递出向内积蓄的力量与韧劲儿,恰是他这一阶段“芒鞋破钵随缘渡”的鲜活写照。


    图片

    自塑像 (木)
    15.3×13×35.5cm 1989年
     
     
    图片
    嘉宾与展品《自塑像》合影 

     

    开幕式现场,轮到刘士铭自己发言时,他沉默良久,却什么也没说出来,只说:“我想哭”,于是就对着话筒呜呜哭了起来。
     
    图片

    通道画廊开幕式现场
    靳尚谊(时任中央美院院长)与刘士铭

     

    采编、整理|艺讯网

  • 故事|刘士铭的“工作室”

    2024年07月30日
    在今天,艺术家的工作室已经成为了可以单独展示、调研与挖掘的综合性空间,不仅承载着艺术家创作的故事和历程,也是其日常交往与活动的某种见证。而回到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雕塑家刘士铭使用过的几个“工作室”可谓“简陋”至极,有的也并不“私人”,但也因此,与他的生活和日常,靠得更近。

    故事|刘士铭的“工作室”

    时间: 2024年07月30日

    按:以刘士铭日记及相关文字整理为基础材料,“故事”栏目将围绕十个不同的主题,辅以时代背景的补充,呈现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不同时期的经历与思想,希望以此对其艺术与人生作另一种脚注。
    在今天,艺术家的工作室已经成为了可以单独展示、调研与挖掘的综合性空间,不仅承载着艺术家创作的故事和历程,也是其日常交往与活动的某种见证。而回到上世纪
    80年代至90年代,雕塑家刘士铭使用过的几个“工作室”可谓“简陋”至极,有的也并不“私人”,但也因此,与他的生活和日常,靠得更近。


    1980年冬,经过反复的思索,刘士铭决定结束历史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回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担任兼课教师。当时,他得到的任务是每个月交一件自己做的陶器,其他课不多的时间中,就可以做自己的创作,想干什么都行,但是得按时提交自己烧好的东西。刘士铭回到学校的第一个“工作室”是在雕塑系的夹道之中垒砌的一个砖窑,其实就是一个比家里大点的炉子,院系里提供土和煤球等材料,就这么着手开始烧陶。

    1981年,随着中央美术学院硬质材料工作室以及电陶窑工作室相继成立,雕塑系吴竞等也从外地购入了电窑,此后,刘士铭也开始学着用电窑来烧制陶器。小电窑所处的位置是两栋房子之间用瓦楞铁隔断出来的一个空间,约40平米大小,水泥地板,墙壁很薄,房顶是石棉瓦做的。房子是南北朝向,两面有窗,采光很好,南墙是水池,西面有两个电炉子,旁边是对开门的衣柜,刘士铭的破工作服抖抖就放在柜子里面。雕塑台在更衣柜的前面,几乎是在房子的中间,剩下的空间用来放他做的雕塑,摆着满了一排一排的架子。然而,因为是个临时搭建起来的建筑,室内和室外温度相差不大,冬冷夏热,冬天水池子冻成冰,夏天炉子一烤起来就是蒸笼。在这种状况下,那个小屋子里面好像就不是在烧窑,而是在炼丹。 在这样的小工作室中,刘士铭每天揣着家人给他做好的饭菜,一头扎进房间中,一呆就是一天。在这个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环境中,他捏塑出了无数件体量精巧,如同生灵一般的小塑像。

    在刘士铭的回忆中,电窑并不大,因此也限制了烧制东西的尺寸,比如羊群,一只羊就把小电窑膛填满,每次要烧 6 小时,并且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调升温度,所以人不能离开电窑屋。而烧制的过程也往往并不那么顺利,总会有烧崩的时候,他说:“有时候我最得意的东西,一开窑就发现断成半截或者碎片。陶是火的艺术,由不得人的意愿,有时候不碎也可能出现裂纹裂口,只好粘起来,真是多破少成。每次烧到 300 度以前他都提心吊胆,就怕窑中有响声,烧崩了。烧陶成败的关键在炉火上,升温要慢,使陶泥中的结晶水蒸发出来,此关一过就平安无事了。等炉火烧到 900 度至1000 度的时候,可以看到窑孔内一个个烧的金色的透亮的雕塑,真是美极了。”

    在刘士铭自己家中,也辟出来了一个小“工作室”,那是家中的阳台。阳台长度约2米多,深度1.5米,只能放下一张桌子和一个凳子,再加上泥,空间十分逼仄,因此只能作小东西。在家做陶塑,优势在于光线好,环境安静,不受时间和保存地点和方式的拘束,修改起来也很方便。家中做完的作品,刘士铭就任其随意放在那里,用塑料袋子套上,觉得有问题时可以把它拿出来再做,再修改;如果干了以后还觉得不满意,可以拿刀刻,觉得脸部表情不明确的时候,也可以拿刀刻雕刻,直到满意为止。当然,缺点也是不言而喻的,场地空间有限,再加上那时刘士铭的年纪已经不小,体力大不如以前,也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尺寸之内的雕塑,有时想着做一些大一点的,但是材料、泥土和设备都相对匮乏。

    在有限的空间之中,刘士铭一直在做着他喜欢的题材,也不断发现着新的题材。在他看来,人的作品有没有价值,得看他能不能反映所处的时代的人物,雕塑就是要以人为本。  
    刘士铭在他的“工作室中”塑像

    采编、整理|艺讯网
  • 媒体关注│香港中通社:港中大硕士毕业生获“刘士铭艺术奖学金”:在困难和疑问中它带给我肯定

    2024年07月08日
    【香港中通社】7月7日,香港中文大学艺术文学硕士毕业展在中大开幕,是次展览展出13位学习中国艺术创作和19位学习当代艺术创作的硕士毕业生的毕业作品。

    媒体关注│香港中通社:港中大硕士毕业生获“刘士铭艺术奖学金”:在困难和疑问中它带给我肯定

    时间: 2024年07月08日

    【香港中通社】7月7日,香港中文大学艺术文学硕士毕业展在中大开幕,是次展览展出13位学习中国艺术创作和19位学习当代艺术创作的硕士毕业生的毕业作品。

    其中,香港中文大学艺术文学硕士毕业生容逸扬,是今次“刘士铭艺术奖学金”的获得者。她认为,这份奖学金在她正面临重重困难和疑惑时,给予她很大的鼓励。
    容逸扬谈到,“我觉得在香港搞艺术或者去玩艺术其实有很多可塑性,譬如你可以自己尝试很多不同的物料,因为你可以有不同的机会去参加一些小组展示,可能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合办一个工作室去创作。得这份奖学金,我觉得对我来讲是一份很大的鼓励,因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遇到一些自己需要艰苦努力的时刻,就算完成之后也会对自己有好多疑问,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多谢这个奖学金,我之后就会更加肯定,可以尝试更多不同的范畴和方向,或者在不同领域应用我的一些技能和观念,让更多人了解艺术圈发生的事。"

    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是在海外首个以中国已故艺术家命名的非营利机构。基金会旨在研究和展示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的雕塑艺术,并推动全球艺术、历史和文化的交流。

    刘士铭艺术基金会研究员Daria表示,持续支持年轻的艺术家十分重要,希望能让他们深耕艺术,永不放弃,涌现出更多灵感。Daria说,"很高兴看到今天香港的艺术家们如何思考中国的绘画艺术和悠长而绚烂的历史,并将自己的风格和生活体验融入作品中。我真的很喜欢今天所有的作品,有些很抽象,有些很具象,这是内容和色彩的完美平衡。毫无疑问持续支持今天在艺术领域工作的艺术家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绘画和其他各种领域。我认为我会一直持续(支持艺术家们),向艺术家展示他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这很重要。现在全球发展都较为困难,尤其是在经济上。继续前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艺术会出现,想法会出现,一切都是自然的,我认为要有这样一种心态,即你所做的工作很重要,它是你自己的反映,继续工作很重要,永远不要放弃。"

     
      记者 孙思琳 香港报道
  • 媒体关注│哈佛大学图书馆新增重要收藏:刘士铭雕塑艺术画册

    2024年06月20日
    【雅昌艺术网】2024年5月,已故中国雕塑家刘士铭之子刘伟先生,欣然收到了一封跨越重洋的信函。这函件,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承载着敬意与感谢——对于《刘士铭作品集》《中国当代雕塑家·刘士铭》《中国做法·刘士铭雕塑艺术研究》这三部画册的捐赠,哈佛燕京图书馆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并告知将这些书籍永久收藏。

    媒体关注│哈佛大学图书馆新增重要收藏:刘士铭雕塑艺术画册

    时间: 2024年06月20日
     

    ▲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的信函

     

    2024年5月,已故中国雕塑家刘士铭之子刘伟先生,欣然收到了一封跨越重洋的信函。这函件,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承载着敬意与感谢——对于《刘士铭作品集》《中国当代雕塑家·刘士铭》《中国做法·刘士铭雕塑艺术研究》这三部画册的捐赠,哈佛燕京图书馆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并告知将这些书籍永久收藏。

     

    图片

    ▲ 哈佛燕京图书馆外景
     

    ▲ 刘士铭先生的三本画册
     

    哈佛燕京图书馆,那座静静地坐落于美国哈佛大学剑桥校区神学街2号的学术宝库,是美国收藏东亚文献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它的书架上,摆放着美国最大的亚洲馆藏,其中不乏来自中、日、韩、越以及英文的珍贵书籍。这些文献,尽管部分已经数字化,却依旧吸引着全球亚洲研究学者不畏路途遥远,专程前往探索。

    刘士铭先生的个人画册版本颇为稀少,目前所知仅有的三部画册,已完整地被纳入收藏。画册详尽收录了刘士铭先生各个时期的艺术创作,还展示了其艺术思想的精髓——手稿、草图、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艺术界专家学者的声音。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而深远的艺术世界,映照出刘士铭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创造。

    三部画册不仅集结了刘士铭雕塑艺术的精华,更是其母校中央美术学院对其艺术生涯深入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画册的编纂工作由中央美术学院多位权威学者共同参与,由党委副书记王少军,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孙伟,以及《美术研究》主编殷双喜,这三位教授领衔主编。他们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确保了画册的学术价值与艺术高度。

     

    图片

    ▲《刘士铭作品集》封面与封底,孙伟主编。画册首发于1998年中央美术学院“通道画廊”的刘士铭个人首展

     
    ▲《中国当代雕塑家·刘士铭》双封与封套,200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大红袍”系列画集,殷双喜主编


    ▲《中国做法·刘士铭雕塑艺术研究》封面与封底,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横向科研课题,王少军主编


    王少军教授表示,刘士铭的艺术个案是开启中国本土原创艺术宝藏的钥匙,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当代艺术创研体系;孙伟教授认为,当前的研究只是初步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刘士铭的艺术和人生将照亮新的文化领域;殷双喜教授则强调,刘士铭的雕塑艺术引发了对中国当代雕塑的审美判断是否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规范和标准的反思。
     
    刘士铭先生,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本土雕塑家,他坚守“中国做法”,从中国传统泥塑与民间艺术中吸取灵感,为当代陶塑艺术做出了独到贡献。自2010年刘士铭先生去世后,他的艺术逐渐受到全球关注。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以百年校庆为契机,设立了“刘士铭雕塑艺术馆”。2021年,刘士铭艺术基金会在美国成立,更是将他的艺术理念推向了国际舞台。
    如今,“刘士铭学者基金项目”已在世界十多个国家、三十余所大学落地生根,刘士铭的艺术思想正深度融入全球艺术教育体系,为培养新一代艺术家和推动世界艺术的多元发展注入了中国力量。
     
    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这一收藏,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其亚洲馆藏,更为全球研究中国雕塑艺术的学者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我们期待未来更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能够跨越国界,为全球文化艺术交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共同书写人类文化的辉煌篇章。
     
    本文转载于雅昌艺术网
  • 媒体关注│香港中通社:港中大学生获“刘士铭艺术奖学金”:艺术带来力量

    2024年06月03日
    【香港中通社】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本科生毕业展《藏好今晚的月亮》6月2日在中大文物馆开幕,35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在展览中展出。其中,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本科毕业生程嵎桦和硕士毕业生徐皓霖,是今次“刘士铭艺术奖学金”的获得者。

    媒体关注│香港中通社:港中大学生获“刘士铭艺术奖学金”:艺术带来力量

    时间: 2024年06月03日

    【香港中通社】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本科生毕业展《藏好今晚的月亮》6月2日在中大文物馆开幕,35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在展览中展出。其中,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本科毕业生程嵎桦和硕士毕业生徐皓霖,是今次“刘士铭艺术奖学金”的获得者。

    从小因钟情画画而走上“艺术之路”的程嵎桦告诉记者,雕塑的美感和变化让他痴迷不已。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作品中的力量也一直影响着他。程嵎桦说,“我透过刘士铭的作品就感受到了一股力量、信念,让我也想成为和他一样的雕塑家,想将一些雕塑或者立体的媒介(作品)发扬光大。我拿到这笔奖学金之后,希望将这笔钱用到我的艺术创作上面,对我之后继续创作一些大型雕塑提供信心,有更多的帮助。未来会想继续创造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或者可以联系到不同人的身体经验(的作品),或者加强一些感官上的体验,让市民可以非常容易感受到,一个立体作品不是特别难明白,也是能够得到力量而去用心感受一些作品。"

    聚焦女性议题的徐皓霖,作品《逆剥》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赏。对她来说,艺术是梳理自己,映照自身的媒介。香港中文大学艺术文学硕士毕业生“刘士铭艺术奖学金”获得者徐皓霖说:"可能艺术它不可以真正改变这个世界或者社会的一些东西,但是它对我来讲,可以梳理一些我自己的问题或者一些纠结的部分。抒发一些自己的想法,而我选择用艺术这个媒介去讲这些故事。我之后会继续做一些影像艺术,题材可能围绕性别的议题,一些情感、政治、身体等等。"

    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是在海外首个以中国已故艺术家命名的非营利机构。基金会旨在研究和展示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的雕塑艺术,并推动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进步。

    刘士铭艺术基金会联席主席顾问、前《财富》杂志和雅虎财经主编 Andy Serwer谈到,当你看到这些年轻艺术家所做的所有工作时,这些艺术作品真的很鼓舞人心。你可以看到他们真正地挖掘自己的内心,试图展现他们的创造力和对世界的感受。今天成为一名艺术家并不容易,因为年轻人和年轻艺术家面临着很多压力。但这些艺术家真的展示了他们的奉献精神,能够做这样的事情,做他们真正想做的艺术,并且知道这可能不是最赚钱的职业,但他们还是要去做。刘士铭奖学金真正的目的在于帮助年轻艺术家实现他们非凡成就,并能够继续创作出伟大的艺术作品,而不必担心财务问题。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世界各地的年轻艺术家都能得到这些机会。
      记者 孙晋欣 香港报道
     
  • 媒体关注│美国《侨报》:曼哈顿刘士铭艺术馆举办刘士铭雕塑讲座

    2024年05月17日
    【侨报纽约讯】以已故著名雕塑家刘士铭命名的“刘士铭艺术馆”(Liu Shiming Art Gallery)15日晚在其曼哈顿中城馆址内举办首场专题讲座(Liu Shiming:Sculpture as Truth),由著名艺术学者和评论家、作家理查德·瓦恩(Richard Vine)主讲刘士铭的雕塑创作和生平故事。来自纽约艺术和出版界的近百位嘉宾出席活动。艺术馆策展人卡夫曼(Fran Kaufman)和总监许佩琼主持了当晚活动。

    媒体关注│美国《侨报》:曼哈顿刘士铭艺术馆举办刘士铭雕塑讲座

    时间: 2024年05月17日



    【侨报纽约讯】以已故著名雕塑家刘士铭命名的“刘士铭艺术馆”(Liu Shiming Art Gallery)15日晚在其曼哈顿中城馆址内举办首场专题讲座(Liu Shiming:Sculpture as Truth),由著名艺术学者和评论家、作家理查德·瓦恩(Richard Vine)主讲刘士铭的雕塑创作和生平故事。来自纽约艺术和出版界的近百位嘉宾出席活动。艺术馆策展人卡夫曼(Fran Kaufman)和总监许佩琼主持了当晚活动。
     


    瓦恩做刘士铭生平专题讲座
     

    正在撰写刘士铭生平专著的瓦恩在讲座期间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线,讲述了刘士铭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勇于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为了让现场众多不熟悉中国历史的观众更好地了解刘士铭的生平,瓦恩从鸦片战争讲起,谈到了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国共内战以及抗日战争,这些历史事件不但直接影响了刘士铭的一生,也深刻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包括他后来参与创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浮雕等重要作品。

    刘士铭1926年出生于天津,父亲是一位20年代末在美国底特律留学的铁路工程师,并曾在福特汽车厂工作。虽然出生在一个工程师之家,但刘士铭从小却对艺术着迷,对雕塑更是有着独特的天赋。他于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雕塑研究生,经王临乙、滑田友、曾竹韶等名师指导,接受过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留法一代雕塑家的扎实的西方艺术教育。

    1950年,他学生时代创作的作品《丈量土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件被送往国外参展的雕塑作品,并被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博物馆收藏。1953年他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担任刘开渠、王丙召的助手,参与《金田起义》等浮雕的塑稿工作。1955年,他调入中国雕塑工厂(后改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研究所),参与众多以普通劳动者为原型的公共雕塑的创作。此外,刘士铭基金会至今还在全世界数十个国家设立了艺术奖学金,鼓励年轻人投身艺术。

    曾担任《美国艺术》杂志总编的瓦恩在讲座中对刘士铭予以了极高的评价。他表示,刘士铭是二战后中国雕塑家中生涯最不平凡、同时也是创作视角最为独特的一位;他从1950年代为国家创作宏大的英雄雕像开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视野转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从北京、天津,辗转河南、河北,以雕塑记录普通人的生活,也由此创作出了大量感人的传世作品。瓦恩表示,刘士铭的作品让人不是局限于艺术家本人,而是让观众超越创作者个人,放眼更广阔的艺术视野。
     


    现场观众
     

    此外,艺术馆内目前也正在进行刘士铭的作品回顾展——“从头开始”(From The Beginning),展出35座栩栩如生的刘士铭雕塑作品。展览将持续至今夏。展馆地址为15East40th St,Floor5,New York,NY。

  • 故事|直面历史与传统:刘士铭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2024年04月25日
    本期将带来刘士铭自1975年开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修复组从事修复工作的7年间,面对历史文物的底蕴与气息,所学习、理解和感受到的有关雕塑艺术的全新经验。

    故事|直面历史与传统:刘士铭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时间: 2024年04月25日

    按:以刘士铭日记及相关文字整理为基础材料,“故事”栏目将围绕十个不同的主题,辅以时代背景的补充,呈现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不同时期的经历与思想,希望以此对其艺术与人生作另一种脚注。本期将带来刘士铭自1975年开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修复组从事修复工作的7年间,面对历史文物的底蕴与气息,所学习、理解和感受到的有关雕塑艺术的全新经验。

    1975年,历经辗转,刘士铭从保定群众艺术馆办理提前退休回到北京,开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复制及修复工作。对不同朝代、不同材质的历史文物,进行修复、复制是这一时期刘士铭的本职工作,在这些工作实践中,他习得了许多陶器及铜器复制、修复的工艺和手法,并对中国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此同时,刘士铭亦在此时期留下了诸多文稿,可以被视作其切身实践的总结,又或是他对中国历史文物、雕塑的理论性研究。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柳下跖起义》

    来到历史博物馆,刘士铭的第一个任务是继续完成此前借调期间尚未完成的约5-6米、长2米高的大型浮雕《奴隶起义》。随后,他便转到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保管组做文物修复及与雕塑有关的临摹工作,开始接触古代铜器、秦代的陶俑、商代妇好墓的一系列玉器等仿制工作。
     
    说书俑(铜)1976年  刘士铭作
     
    在进行商代妇好墓的玉器仿制工作期间,刘士铭通过实际接触妇好墓出土的艺人和动物,体会到了诸多彼时中国玉雕的特点,譬如玉石的外形决定了如何设计动物和人物的形象,因为玉雕不像泥塑那般可以由小往大去做,玉石原石的大小决定了雕刻之物的形状,只能消减不能增加。此外,玉雕刻制脸型的方式与青铜器制作方式相同,重扁平而非强调起伏。刘士铭从中更是发现了商代雕刻与埃及艺术的相似之处:“中国商代雕刻处理人物面部的手法、眼睛的表现方法以及轮廓都和埃及画上人物的眼睛非常接近。为什么距离这么远,交通也不通,也没有商品的交换,在那么封闭的时期,能同埃及的雕刻那么接近,整体感那么强呢?”
     
    三女陶鼎( 陶上釉) 1981年 刘士铭作
     
    面对由实操所产生的疑问,刘士铭由兴趣出发,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溯源:据说商朝有一部分民族的人民在商灭亡的时候,从中国的北海途经海峡到了美洲、南美洲,这就是玛雅文化的起源,据说玛雅文化和商代文化有关系……在一些相关的装饰雕刻里也能发现,玛雅雕刻的装饰线条和表现的轮廓都和商代的青铜器有相同之处……”。

    在历史博物馆工作的七年间,刘士铭掌握了新的技术,首先是用煤球炉来烧泥塑的方法,这当中也有门道,譬如,如何烧制比精巧的煤球炉本身更大的泥塑?在日记中,他曾记录了修复组的老师烧制陶楼的经验:“(此楼)约有1尺多高,宽度也有1尺多(这里说的一尺是市尺就是说中国图尺),一般牌楼做好之后晾干,然后拿起来摔在地上,就成了很多碎块,把这些各种形状的碎块收集起来,放在煤球炉子里,然后把煤球炉的口封上,用砖把他绑起来,以便控制火苗的颜色,掌握火力的大小,”烧制的温度随材质的出入也有讲究,一般情况下在900度就可以把泥烧成陶,同时亦要注重通气的问题,或做成空心,以免憋气爆炸。900度一炉煤火就够了,第一天烧第二天把煤球炉打开,把碎片都取出来,再酒精泡的漆片,把碎片一片片的粘起来,有些缺口的地方再用石膏补好,这样就完成一个整体的陶楼。”此外,用倒石膏膜来铸锡铅合金的雕塑亦是此期间所得之法。

    在与历史博物馆的老师傅学习时,刘士铭对为何铜器的颜色应该发“阴”,而陶器的颜色应该“阳”也进行了一番理解琢磨,并尝试结合实际情况,以绘画的冷暖调子来对应:“阴就是冷调子,因为到展室看青铜器都是发黑、黑绿色、银黑色或者是比较沉静的颜色,这些都是属于冷的颜色,冷调子。再看陶器很多都是暖的,发黄、赭色,都属于比较暖一点,就是热一点。”
     
    仿击鼓说唱俑) 1992年  刘士铭作

    此外,刘士铭通过对秦汉陶俑二者做法不同的溯源,进而对其差异进行了辨析与总结,简而言之,即秦俑逼真,雕塑手法写实,脸型充满个性,如有其人;服饰结构冠帽发型逼真到可以看到当时怎样编头发,了解甲胄和服装鞋子等的结构,很像标本;而且手持铜铁兵器,秦俑和马都如真人真马一样大。相比而言,汉代陶俑的生活气息浓郁,造型准确,形神都达到一个高峰,尤其是大胆地改变形象特点,在写实的基础上,去掉繁琐的细节和不必要的东西,抓住大形,创造出一种精神上的感染力,夸张了生活中的形态,比生活中的更加有味更加有特性,其造型的简练优美,真正是形象的语言。”对汉代陶器艺术语言的理解、吸收与接纳,为刘士铭随后塑造精巧而生动的陶塑作品产生了具体而深刻的影响。
     
    文、编|周纬萌/艺讯网
    根据刘士铭日记整理
     
  • 媒体关注│中新社:刘士铭艺术馆在美国纽约揭幕

    2024年03月13日
    当地时间3月12日,刘士铭艺术馆在美国纽约揭幕。揭幕展为刘士铭作品回顾展 —— “从头开始”,展出了35座栩栩如生的小型雕塑作品。纽约艺术界逾百位嘉宾出席开幕式。

    媒体关注│中新社:刘士铭艺术馆在美国纽约揭幕

    时间: 2024年03月13日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当地时间3月12日,刘士铭艺术馆在美国纽约揭幕。揭幕展为刘士铭作品回顾展 —— “从头开始”,展出了35座栩栩如生的小型雕塑作品。纽约艺术界逾百位嘉宾出席开幕式。刘士铭1926年生于天津,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本土雕塑家,2010年去世。图为观众参观刘士铭1985年创作的雕塑作品《济公戏酒》。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观众参观刘士铭雕塑作品。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观众观看刘士铭生平视频。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著名出版人、前《财富》杂志总编安迪·塞尔沃(Andy Serwer)(右二)主持开幕式。


    原文链接:中国新闻网:刘士铭艺术馆在美国纽约揭幕

  • 媒体关注│美国《侨报》:雕塑家刘士铭艺术馆曼哈顿中城揭幕

    2024年03月12日
    【侨报记者管黎明3月12日纽约报道】以已故著名雕塑家刘士铭命名的“刘士铭艺术馆”(Liu Shiming Art Gallery)12日晚在曼哈顿中城隆重揭幕。来自纽约艺术界的逾百位嘉宾出席。现场并推出了刘士铭作品回顾展——“从头开始”(From The Beginning),展出了35座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

    媒体关注│美国《侨报》:雕塑家刘士铭艺术馆曼哈顿中城揭幕

    时间: 2024年03月12日

    【侨报记者管黎明3月12日纽约报道】以已故著名雕塑家刘士铭命名的“刘士铭艺术馆”(Liu Shiming Art Gallery)12日晚在曼哈顿中城隆重揭幕。来自纽约艺术界的逾百位嘉宾出席。现场并推出了刘士铭作品回顾展——“从头开始”(From The Beginning),展出了35座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

    当天揭幕仪式由著名出版人、前《财富》杂志和雅虎财经主编Andy Serwer主持。刘士铭之子刘伟在北京通过视频向来宾们致意,并介绍了继父刘士铭与自己的生母在患难中相识,一生悉心照顾家人并不畏艰难、坚持艺术创作的感人经历,令现场来宾们无不动容。

    艺术馆总监卡夫曼(Fran Kaufman)表示,刘士铭生前因地制宜,利用各种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创作,他的小型人物雕塑不但具备了各种细节,更重要的是精准抓住了人物的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外在,每一件作品都无不体现着他的精湛技艺和创作激情。

    著名艺术作家、即将推出刘士铭作品专辑的瓦恩(Richard Vine)也在开幕式中表示,刘士铭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不是局限于性别、种族等社会议题,而是将观众带入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情境;第二,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为具象艺术(figurative art)带来了救赎,赋予了具象主义新的生命力;第三,瓦恩表示,刘士铭的作品让人不是局限于艺术家本人,而是让观众超越创作者个人,放眼更广阔的艺术视野。

    据悉,此次刘士铭艺术馆的刘士铭作品展将从即日起展至今年夏天。展馆地址为15East40th St,Floor5,New York,NY。

    刘士铭的作品曾多次在国际上展出,包括2019年在纽约和华盛顿特区巡展,以及2020年春节期间在纽约世贸中心Oculus的公共展,这些由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推出的展览均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和好评。

    刘士铭1926年出生于天津,父亲是一位20年代末在美国底特律留学的铁路工程师,并曾在福特汽车厂工作。虽然出生在一个工程师之家,但他从小却对艺术着迷,并于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雕塑研究生,经王临乙、滑田友、曾竹韶等名师指导,接受过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留法一代雕塑家的扎实的西方艺术教育。1950年,他学生时代创作的作品《丈量土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件被送往国外参展的雕塑作品,并被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博物馆收藏。1953年他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担任刘开渠、王丙召的助手,参与《金田起义》等浮雕的塑稿工作。1955年,他调入中国雕塑工厂(后改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研究所),参与众多以普通劳动者为原型的公共雕塑的创作。此外,刘士铭基金会至今还在全世界数十个国家设立了艺术奖学金,鼓励年轻人投身艺术。
     

    刘士铭艺术馆艺术总监卡夫曼在艺术馆揭幕仪式上致辞。(管黎明摄)
     

    来宾们参观刘士铭的雕塑作品。(均管黎明摄)


    原文链接美国《侨报》:雕塑家刘士铭艺术馆曼哈顿中城揭幕
  • 故事|“船”上的故事与人生

    2024年02月20日
    本篇以刘士铭先生创作的系列以“船”、“船工”和“船上生活”等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为核心,包括“黄河船工”、“长江木排”、“架鱼鹰的男人”、“羊皮筏子”、“渔妇归”等不同情节与侧重的作品,结合其本人的日记和回忆,了解刘士铭是如何以陶土塑造黄河、长江流域的水上人家与其劳作日常。

    故事|“船”上的故事与人生

    时间: 2024年02月20日
    按:以刘士铭日记及相关文字整理为基础材料,“故事”栏目将围绕十个不同的主题,辅以时代背景的补充,呈现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不同时期的经历与思想,希望以此对其艺术与人生作另一种脚注。本篇以刘士铭先生创作的系列以“船”、“船工”和“船上生活”等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为核心,包括“黄河船工”、“长江木排”、“架鱼鹰的男人”、“羊皮筏子”、“渔妇归”等不同情节与侧重的作品,结合其本人的日记和回忆,了解刘士铭是如何以陶土塑造黄河、长江流域的水上人家与其劳作日常。

    当刘士铭先生的雕塑创作持续与海外巡展时,与“船”题材相关的系列作品无疑引起了多数观众的兴趣:一方面,他们被这批雕塑中呈现出的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中原黄河流域沿岸的独特风土人情所吸引;另一方面,刘士铭在雕塑中采用的看似简练、随意地塑造方法与灵活的元素组织性,使作品传达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旺盛的生命力量。

    早在1960年代深入河南之前,刘士铭就对“船”的题材有着特别的关注。在他的回忆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乘轮船从武汉至上海参加展览途中,对一艘行进于长江之中的小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摇桨的是一位健康而苗条的妇女,船尾是划船的男人,船上则是尚在襁褓的孩子和他们的“日常生活”:“1956年我到武汉长江大桥做雕塑,当时苏联在上海办了个雕塑展览,我和上海的一位雕塑家从武汉坐轮船到上海去参观展览,路途中,在船舷边上看到一个皮肤黝黑、身段苗条而健康的妇女骑在舵上摇桨,当我们的船离小船特别近时,看到小船中有一个小被子包裹着的幼儿,还有做饭的小炉子,船头坐着一个划船的男人。小船船桨在水中划出一条条银白色的线,大船和小船距离越来越远,渐渐消失在宽阔的江面中。我想我们在陆地上用腿走路,而他们在船上是用双臂"走路",要划那么遥远的距离,男人、女人、孩子、船构成一个和谐的水上人家……”刘士铭在这艘摇曳的小船远去的过程中,看到了以船为居,用船桨和双臂在水面“行走”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在这样一幅画面中,他却并未觉出生活的艰涩,而更多的是平淡而幸福的生活。后来,他根据这个印象,做了好几个雕塑(图一),形体不尽相同,但自己都非常喜欢。
     

    图一:《渔妇归》,陶,31.2×9.3×9.6cm,2004

    刘士铭说:“我喜欢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我曾经在 1961年深入地在河南这个民风朴实的地方生活了十年,生活的艰苦使我更接近了善良的劳动人民,这是对我的精神上的锤炼,为我积累了创作素材基础。”在河南时期,他深入、仔细地观察了围绕“黄河”而生的劳动人民的日常、劳作与生活,譬如,他回忆说:“有一次在黄河大堤上散步,看见一个人很艰难地从堤下向上走,肩上扛着一个木箱样的东西,那是用木棍连起来的两个箱子。当地人告诉我,才知道那是一只双提小船,扛船的是渔民。”刘士铭存留下了这一记忆,在回家后依此印象创作出了做《架鱼鹰的男人》(图二)。
     

    图二:《架鱼鹰的男人》,陶,25.3×31×48.4cm,1984


    此外,刘士铭还对作为运输工具的“羊皮筏子”着墨颇多:“五十多年前,甘肃宁夏一带的黄河上用十来个牲畜皮囊扎成的小筏子,触目即是,居住在这一带的回族人民习惯以羊皮囊扎成小筏,这种羊皮筏主要适应黄河上游水流湍急,峡峻滩浅,不易行船的特点,用于渡越黄河或短途运输。羊皮筏制作时先准备十来个整张羊皮,扎紧,后腿吹足气,绑在木架上即可,在制做羊皮筏使用时充气,放了气羊皮筏能折叠,便于存放和搬运,乘坐稳便,这种小舟已不多,但用它送皮货、瓜果、羊毛、药材、捕鱼,作为水上交通工具实为有用。”刘士铭据此创造了一系列围绕“羊皮筏子”的陶塑,譬如背负着巨大的羊皮筏子佝偻前行的船工(图三),在羊皮筏子上揽客招呼的场景(图四)等,羊皮筏子成为了此地具有代表性的某种“生活”,围绕它,这里的人也在积极、热烈而辛劳地编织着他们的生活。
     

    图三:《羊皮筏子1》陶,7.4×10.5×18.6cm,1981
     
    图四:《羊皮筏子·揽客》陶,20.2×21×15.5cm1997

    编辑、整理|艺讯网
  • 故事|记一次刘胡兰故乡采风经历

    2024年01月30日
    编者按:以刘士铭日记及相关文字整理为基础材料,“故事”栏目将围绕十个不同的主题,辅以时代背景的补充,呈现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不同时期的经历与思想,希望以此对其艺术与人生作另一种脚注。本期带来的故事聚焦青年时期,在中央美院雕塑创作室工作的刘士铭与单位两位同事赴刘胡兰故乡采风的经历。

    故事|记一次刘胡兰故乡采风经历

    时间: 2024年01月30日
    按:以刘士铭日记及相关文字整理为基础材料,“故事”栏目将围绕十个不同的主题,辅以时代背景的补充,呈现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不同时期的经历与思想,希望以此对其艺术与人生作另一种脚注。本期带来的故事聚焦青年时期,在中央美院雕塑创作室工作的刘士铭与单位两位同事赴刘胡兰故乡采风的经历。

    1955年冬日,为塑革命先烈刘胡兰像,刘士铭与中央美院雕塑创作室的李行健、邹佩珠一同辗转来到了刘胡兰的故乡——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采集素材。此行之中,刘士铭一行人不仅与刘胡兰的家庭、住处与生长环境进行了密切地接触,也接触了与刘胡兰关系不一的人,为丰富刘胡兰的真实形象与艺术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以此次采风经历为切口,青年时期刘士铭如何从学院雕塑系学生过渡至雕塑工厂工作与创作的状态,如何为形象的塑造与创作去调研人物的生平、事迹与经历,如何将所学之雕塑技法融汇于现实实践之中,以及刘士铭对民俗传统、屋舍院落之兴趣,皆可由此管窥一二。

    在刘士铭的口述回忆之中,他与李、邹二人首先到达云周西村的老乡家入住,当地中学的食堂可以解决其吃饭问题,他们在这里总共呆了两个多月,老乡们十分热情。三人初次到访刘胡兰家中时,刘士铭详细地回忆了所见之院落与刘胡兰父亲的形象:

    刘胡兰的家是一个小型的四合院,四合院正房是他父亲和母亲住的屋子,西房有2间,西房就是过去刘胡兰住的房子,外屋堆满了花圈,我们也到刘胡兰的父亲和母亲住的屋子去。刘胡兰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山西农民,头上围着毛巾,不爱说话,一般的时候就蹲在墙角,或者是门边……”

    与父亲的沉默不同,刘胡兰的母亲很是健谈,向三人讲述了不少女儿生前的故事。随后,刘士铭一行人去到了当地中学,那里的老师应他们所求挑选了十几个长相和刘胡兰接近女学生作为塑像的参考。刘士铭一行人为这些挑选出来的学生画像,从中挖掘一些局部、五官像刘胡兰的来进行组合,但他们在实操之后意识到“虽然是画了一些,但是把这些局部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云周西村驻留期间,刘士铭一行人参观了胡兰牺牲的大庙和亭子,也细致观察了那把老旧的刀:“……是很旧的一把铡刀,底下有个木头床子,在木床上钉着很多一寸多长铁的东西,象一排牙齿,那刀呢已经锈迹斑斑,有个很长的刀把。在这里,同行的老乡们又细致地回忆了刘胡兰牺牲时的场景和之后对其遗体的处理:“刘胡兰当时穿的衣服是黑棉衣黑棉裤,非常干净,头上裹着一个白色的毛巾也是很干净的,因为她这个人就是喜欢干净利落,然后她毫不犹豫的走到铡刀前,躺在铡刀刀口之下,当时她脸是朝上的,她觉得不太舒服就把脸偏过来,侧身躺好之后,铡刀就落下了……”

    解放后修成的刘胡兰烈士陵园也是三人参观的重要地点之一,据说刘胡兰牺牲时用铡刀铡她的人还在陵园的环境卫生工作因此人也是被迫的,政府也就并为对其进行什么批判),可惜此行没有见到此人。

    在收集调研刘胡兰形象和事迹之余,山西热情好客的民风民俗亦给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譬如村中喜事、农民赶集、戏台、屋舍建筑等。返程途中,刘士铭一行人顺路到访了离云周西村不远的祁县并用相机记录下了县城里的胡同、青砖瓦房、铁旗杆、“状元及第”的牌匾等(可惜后来被告知此处不允拍摄,虽几经交涉要回了相机,然而胶卷却曝光毁坏了)。再一次的,刘士铭展现出了他对院落房屋建筑特色的兴趣:第一家我们看到的都是青砖瓦房,当然那砖有点土黄颜色,看起来还是非常完整,而且那些墙上都有栓马的一大排铁环……再往下走就是比状元家的房子小一点的房子,有的是进士什么的,大概是走过了几家,看着都是相当好的房子,感觉到山西盖房子非常讲究,都是砖雕啊,砖刻的,磨砖对缝,深宅大院。

    行至太原,刘、李、邹三人得太原市文联接待,入住文联招待所文联的同志了解到他们在刘胡兰故乡的形象收集情况不太理想,于是安排当时在太原工作的刘胡兰的妹妹刘爱兰前来相见,尽管姐妹二人形象并不相像,但作为参考,刘士铭为刘爱兰塑了一个像,因不便带走,拍过照片后便将塑像留在了太原。

    1955年至1956年前后,刘士铭还参与了志愿军烈士陵园的雕像任务,参与此项目的是刘士铭等人和当时美院雕塑系五年级的同学(已毕业)组成的雕塑专业团体,这也是此团体所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在此任务完成后,邹佩珠、谷浩、凌春德和刘士铭被调出,与雕塑系毕业班的同学组成了一个雕塑创作室,时名中国雕塑工厂,工厂大约有三四十人,当时的厂长是文化部调来的英才同志
     
    50年代 刘士铭与中国雕塑工厂同事合影。
     

    1950年代后期至1960年代初,雕塑工厂承接了一系列的任务创作,刘士铭的《劈山引水》正是创作于此时期,该作品在苏联雕塑专家克林杜霍夫推荐下,经过放大作为“七一”献礼,被安放于北京中山公园保卫和平坊前。不久,此作品在《人民日报》发表。后美国女作家斯诺女士出版了一本反映当时中国大跃进的书,其封面就选用了刘士铭的《劈山引水》。
     

    1958年劈山引水在北京中山公园保卫和平坊前落成合影


    美国女作家斯诺女士出版反映大跃进的书


    根据刘士铭日记、口述整理
    文、编|周纬萌/艺讯网

     
  • 故事|目光如炬:“练功”的刘士铭

    2024年01月10日
    以刘士铭日记及相关文字整理为基础材料,“故事”栏目将围绕十个不同的主题,辅以时代背景的补充,呈现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不同时期的经历与思想,希望以此对其艺术与人生作另一种脚注。

    故事|目光如炬:“练功”的刘士铭

    时间: 2024年01月10日

    “练功”是贯穿刘士铭生命的一种重要“修行”,从中学时期受武侠小说仗剑走天涯的侠客形象影响,到年轻时期身体力行的体能锻炼,以及年纪稍长后对气息内功的训练,刘士铭身体力行地琢磨与研究各类寻来的坐功、站立、目力等功法图示和丹药口诀等,将对“练功”的兴致与自我身体的开发以及艺术的感知能力紧密地联结到了一起。

    中学时期,刘士铭深受武侠小说中仗剑走天涯的侠客形象影响,对健硕的体魄与昂扬英气的大侠气概与江湖义气印象深刻。“二鬼”刘士铭与“大鬼”孙宝钺与“三鬼”薛世锡是自中学时期就相识的老友,“二鬼”与“大鬼”曾同住在小脖格寺的一间命名为“二鬼斋”的房子中,房前院中被开发出一个吊环和一个双杠,用于他们的身体训练。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他们就去书摊上买练功的书,照着书上的内容自学。
    1940年,尚在天津上初中的刘士铭就曾在天津北马路的地摊上发现了一本石印本《易筋经八段锦》,其上载有练拳动作和静坐睡觉的图示以及文字说明,虽对于某些穴位不甚了解,但参照此书的图文,刘士铭曾依样画葫芦地练习过很长时间,且此书也被他长久珍藏。


    年青时的刘士铭

     
    进入国立北平艺专学习雕塑后,自小的身体训练给刘士铭的胳膊和手部力量打下了极好的基础——他曾在手臂力量训练时,以“骑马蹲裆式站好,一头是石锁,一头是木棍,用麻绳连接着手臂平举,人要像摇辘轳一样,用手臂的力量卷起麻绳,把石锁提起来。

    在身体体能训练之外,对“目力”的训练同样积极塑造了刘士铭独特地观察方式,以至于他在1946 年国立北平艺专面向全国招生时,他作为当年仅有的两名雕塑系学生之一被录取时,并未接受过系统美术训练的他回忆自己“有着一套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这让他不会将表现对象处理得很平面,而是如雕塑一般棱角分明”。

    刘士铭是如何开始训练自己的“目力”的呢?在刘士铭迁到北京西城区砖塔胡同一户黄姓人家院内居住时,便开始按照同学孙俊生所找到的一本少林寺练功的印刷版易筋经和练功药方,开始每日练习“站功图十二式”,直至1949年。此功法要求练习者“手指大拇指叠在掌心,四指伸曲做四十九次,每个姿势都要四十九下,每天早晚两次或者三次”,还需辅以中药丸“野蒺藜研沫合蜜为丸”,每天吃一丸。而具体就目力训练而言,“夜间(须)在黑暗的屋中静坐,距坐处一丈(三米)远处,点上一炷香,注目凝眸不能动眼球,盯住香头一点,这样看到眼流出泪来,也要坚持。如此日久,就可以把香头的一点看到碗口那么大,这还不是最终要求,还要练到书上说的‘看香火头像斗大’才行”
     
    大学期间,目力和功法的训练仍在继续。据刘士铭日记回忆,他每天都凌晨三、四点起床,在中央美院锅炉房后面大烟囱的边上练功,有一次还吓到了校内的夜巡人员,后来渐渐放弃了凌晨练功,但静坐却一直坚持到了他参加京郊土改工作队时期。

    后年纪稍大,刘士铭便转“外”入“内”,开始研究气功等“内力”,还曾与刘家洪就气功功法交流颇多,譬如对“虚”、“净”(净、敬)、“灵”的解读与践行。在这些“内功心法”的训练中,强身健体固然为一方面,除此之外,他亦积极调动了周身感官、注重自我与周遭环境和气息的触碰与交流、交换,这也在无形中影响、契合着他艺术创作的选择与走向。

    在刘士铭的日记记录中,曾经也买到过一些颇为“神妙”的药品。譬如,去济南参观阶级教育展览期间,他曾去药店买治疗风寒病的药,偶然买到了一种专职肌肉病痛的“九转回生丹”,服下后全身从头到脚及各五官处均在进行“对称性自动按摩”,“只要意念一想手就不由自主的去按压某处”。刘士铭亦热衷于以文字和图示记录自己服药后的身体变化(图二),往往可能随手记录于处方签和煎药包之上,以简单的图示将身体的“感觉”和“变化”精准地传递而出。
     

    图二:刘士铭记录喝药前后身体状况

    文、编|周纬萌/艺讯网
    根据刘士铭日记整理
    图源自刘士铭档案

     
  • 平民视角、日常性与触觉感知:回归本土经验的刘士铭何以“现代”

    2023年12月13日
    近日,中国杰出雕塑家刘士铭先生的第9次海外个展“青铜之魂:刘士铭的经历”,在加拿大韦仕敦大学展出,刘士铭以其跨越时间、文化、身份间隔的雕塑作品,尤其通过他著名的以“中国做法”——一种结合个人经历、审美创造与文化经验的一系列小型雕塑作品,依然能激发即使身处截然不同的时空、地域与文化状态的观众群体的内心。

    平民视角、日常性与触觉感知:回归本土经验的刘士铭何以“现代”

    时间: 2023年12月13日
    近日,中国杰出雕塑家刘士铭先生的第9次海外个展“青铜之魂:刘士铭的经历”,在加拿大韦仕敦大学展出,刘士铭以其跨越时间、文化、身份间隔的雕塑作品,尤其通过他著名的以“中国做法”——一种结合个人经历、审美创造与文化经验的一系列小型雕塑作品,依然能激发即使身处截然不同的时空、地域与文化状态的观众群体的内心。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美术学院培养的第一批雕塑家,刘士铭的创作生涯与中国现代雕塑的起步阶段息息相关,但是在20世纪中期的特殊历史境况、艺术家个人际遇及自发的艺术创作抉择等多方面复杂因素作用下,刘士铭在中国雕塑历史中长期遭到忽视,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近年来,随着学界对雕塑历史研究的深化,对刘士铭为中国现代雕塑作出的探索性贡献的认知也随之提升。
    刘士铭

    01、师承:罗丹、布沙尔、王临乙到刘士铭

    如果试图考察刘士铭早期接受雕塑造型训练阶段受到的影响,将发现法国写实主义只是这种影响力中的一部分。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具体发生于20世纪初期,经由近代第一批雕塑留学生,主动性地将西方雕塑体系真正引入中国。从早期的李铁夫到刘开渠、王临乙、曾竹韶、滑田友、吴作人、王子云等人,这些大多集中在法国与日本学习雕塑的留学学子,先后回国并进入中国各艺术专科学校着手建立雕塑系科,培养中国雕塑人才。在这段前史的基础上,1946年,刘士铭考入国立北平艺专,受教于中国第一批现代雕塑家王临乙、滑田友、曾竹韶,在技术、风格与理念层面不仅受惠于三位老师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带来的扎实的法国学院派写实主义技巧,同时也接续着在20世纪初期仍统治着法国学院内外的罗丹雕塑体系。
     
    1950年刘士铭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照片

    王临乙、滑田友、曾竹韶同出亨利·布沙尔(Henri Bouchard)一门,刘士铭在早期接触雕塑造型的训练中受到的影响,虽以法国写实主义为主流,之中或许也掺杂有曾深刻影响着布沙尔创作的哥特艺术风格,以及法国社会现实主义艺术等等更为复杂艺术元素,一如同布沙尔偏爱表现社会平民阶层与底层人民如反映农民、渔夫、工人等等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1]雕塑作品,曾影响王临乙在《民族大团结》与《回到祖国怀抱》等主题性创作中的表现。[2]
     
    亨利·布沙尔,铁匠,1907

    强调雕塑体量的塑造是法国写实雕塑传统的一项重要特征,这种影响力同样体现在学院教学中,在刘士铭回忆录中,通过他对三位老师教学的回忆中可见一斑,如王临乙先生曾屡次提醒你要注意重量感,过几天看到我的雕塑又跟我说,你要注意大体’。”而滑田友先生曾教给他由法国学院习得的“小点集球做法”,刘士铭如此总结道,“滑先生的技法是揉合中西,以中国为本源,以西方为借鉴的。在滑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如何把雕塑结构组织在几个大面里,使形体结实有力,构图安排妥帖的美感。”同样也是滑先生吸收中国传统雕塑技法,注重运用线进行塑造的“编筐法”,从自中国文化内部的方向,启发刘士铭对于民族艺术的感知,推动了一位掌握西方现代雕塑语言的艺术家,对自我文化定位与探索方向的进一步认知。1955年,刘士铭成为曾竹韶先生的助手,他犹记得曾先生曾在人体课上传授三点结成一面的技巧,通过反复找寻块面的穿插关系,“由有面到无面,所以曾先生讲他作的是无形的面,但又不是圆而软,而是有内在的骨头和外在的五官统一真实的老头形象”,来塑造结实有力又生动真实的人物雕像。
     
    劈山引水11958,陶上釉,15.8cm×18.8cm×9.5cm
    劈山引水31970,铜,23.2×9×21.8cm

    受法国写实主义技法与艺术理念的影响,刘士铭的学生生涯与邹跃进先生所划分的艺术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毛泽东时代”的创作阶段里,刘士铭的雕塑面貌在几位老师的教导与自然艺术天性的推动下,在学院内,刘士铭的雕塑技巧和风格以“面”见长,[3]显现在具体作品中,如1958年充满革命浪漫精神的《劈山引水》,结合结实有力的造型,人物澎湃的动势与奇崛的想象力,共同构造并传递出某种内在的激情。

    同为纪念碑式雕塑,具有近似的粗犷的激情,与强调想象力的夸张手法,令人联想起同时深刻影响着刘士铭老师王临乙的另一位大师安东尼·布德尔(Antoine Bourdelle),作为罗丹最负盛名的学生,布德尔曾担任罗丹的助手,而今,在《蒙托邦战士纪念碑》与《拉弓的赫拉克勒斯》等布德尔著名的雕塑作品中,“表现生存强度的雕塑”的类似风范中[4]依稀可辨刘士铭从法国留学归来的老师一辈可能间接习得的对于体积与量感的追求,以及用并不完全脱离现实世界的夸张和变形手法,于纪念碑雕塑中探索人文主义精神内核表达的渊源。
     
    安东尼·布德尔,蒙托邦战士纪念碑,1898-1900
     
    安东尼·布德尔,拉弓的赫拉克利斯,1909


    02、平民视角、日常性与触觉感知

    在技巧影响以外,刘士铭如何继承曾竹韶、滑田友、王临乙、刘开渠等先生发展现代中国雕塑的理想?刘士铭对于发展当代中国雕塑作出了哪些探索?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刘士铭创作中探索的现代性因素?又有哪些探索路径对当下仍富有启发性意义?

    问题首先事关如何定义中国现代雕塑的起点,学界对于中国何时出现现代雕塑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从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西方雕塑体系由第一批中国留学学子引入中国,与中国现代艺术的发端基本同步;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应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雕塑家显现出更多对现代主义语境的自觉性开始算起。[5]对“现代”的定义模糊且众说纷纭,如果在此按照“某种与之前的艺术形式关联极少,甚至形成断裂之态的艺术称为‘现代’”[6]——即新艺术形式的诞生这一观点,那么从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真正出现的雕塑被看作中国现代雕塑的开端或许并无不妥。如若进一步将刘士铭尝试置入这一新艺术形式诞生的现代坐标系中,他的探索中蕴含的某种现代因素尝试或可大体总结为,其一,依托于平民视角的创作选择。刘士铭对此有着极为清楚的认识,“我属于平民的思想和阶层,一直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看问题。”[7]
     
    刘士铭在中国雕塑工厂

    具体在作品里,显现成为即使在处理宏大历史事件与神话主题艺术家依旧持有的平民视角。如1949年表现土地改革运动的《丈量土地》中三位质朴的老农形象,和为七一献礼而作刻画出一位伟大平民英雄的《劈山引水》,后者不仅结合了中国传统彩塑的技巧与西方雕塑的技术,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彩色雕塑的开创性作品,而作品中力拔山兮,富有英雄气概与劈山引水“超能”力量的形象,也普遍被认为代表了燕赵大地劳动人民的形象,而非神话中的英雄,也是如此,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各地的雕像多有被损,但代表中国劳动人民的《劈山引水》却被完好保存下来。近似的夸张手法与平民视角,人们或许可以想起另一位被称作现代雕塑先驱的杜米埃那充满讽刺性、漫画性的雕塑作品,人们可以在两位主题相距甚远的艺术家作品中国同样中得见一种在选材之初,便背离某种传统雕塑的艺术态度。
     
    《劈山引水》安置于北京中山公园的保卫和平坊前

    其次,艺术家重视日常性主题与相应的材料选择,一方面也是出于人生际遇与创作便利考量,刘士铭在改革开放后进入的新阶段,更多选择了便捷的黏土材料和更小体量的作品,且并不依赖写生,而是更多依托于对情感和记忆的再度提炼,因此刘士铭的创作往往以快速捕捉的方式,结合民间艺术里的手塑传统,便于艺术家抓取来自生活体验中的灵感碎片,因而具有了某种“速写”的因素,也提点出了发生在主题与材料间的某种当代性质。国际知名当代艺术评论家理查德·怀恩从刘士铭的泥塑作品中看到材料和主题之间存在平行关系:主题来源于日常生活,材料则来源于日常的黏土。[8]怀恩从中看到杜尚式的推翻某种与材料所绑定的既定传统的冲动。这种不追求古典主义的完成感,转而追求即时性,甚至具有某种记录特质的因素,也曾出现在很多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如德加、马蒂斯等人身上,他们与刘士铭同样掌握着艺术技巧,却都主动选择打破传统,或许并非巧合,而是更多出于对“创新”这一十足现代的内在需求的渴望。
     
    丈量土地,1949,陶,24.3×7.3×14.5cm
     
    长江上的小船,1956,陶上釉,22.2cm×8.8cm×8.2cm

    就像马蒂斯创造的一批极具特色的小型雕塑《坐着的裸体》《斜倚的裸女》等等着眼于通过躯体的扭转表现人体的肌肉张力,里德认为马蒂斯通过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的小件雕塑增强了雕塑的触觉感,进而挖掘出雕塑艺术可能蕴含的感觉价值。[9]
    亨利·马蒂斯,斜倚裸女,1907
     
    亨利·马蒂斯,坐着的裸体,1925

    刘士铭则同样以小尺寸的陶塑,迅捷且即兴的创作方式,将观者的注意力引导至作品的表面,为作品增加了基于陶土的颗粒质感和中国民间手塑传统共同制造出的独特“触觉感知”,这尤为体现在刘士铭那些最能传递其日常生活观察的作品中,经由《农妇小贩》、《修鞋》、《开封架子车》、《农民赶集》、《洗澡》等等小型陶塑的创作,刘士铭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技法、材料与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联——“这些活生生的男人女人深深的烙在我的记忆深处,也是我创作的根源。我做的小陶瓷是不拘形式,和什么泥都用,我是憋不住的想把记忆中的形象拼命快快的抓出,用最快的速度在瞬间捏出来。不要形的工细完整,而要印象中的人物活现出来。”[10]以特定材料与方法,刘士铭利用了陶土泥条表面的特殊肌理,同时快速捕捉发生在形体动态瞬间的松弛与传神,以此触发观众在材料、身体与生命经验之间展开感受和想象。
     
    开封架子车,1980,陶上釉,26.5×11.4×13.3cm
     
    农民赶集11980,陶,18.5×8.2×13.1cm
     
    情人,1983,陶,17×10.3×8.8cm
     
    修鞋,1984,陶,20.3×9.5×12.9cm


    03、折中主义与“中国做法”

    刘士铭为大多数研究者公认的重要贡献,是他从中国民间艺术,包括雕塑传统、戏剧传统与音乐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综合提炼出的“中国做法”。如同罗丹、布沙尔、布德尔等现代雕塑先驱重返文艺复兴乃至中世纪艺术,如毕加索、高更、亨利·摩尔等现代艺术家作品展现出自由借鉴,并融合各类艺术形式与风格的折中主义(Eclecticism)态度。刘士铭返回并试图发展中国传统雕塑的具体技法与从中提炼出的艺术因素,1975年至1979年期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担任修复文物工作的经历,让艺术家与中国古代汉俑简化、夸张的美学有意识有选择地接近了。通过学习中国古代雕刻的特点,他加深了对于中国古代人的审美观点与工匠艺术风格的理解,艺术家震惊于商代铜器的变形、想象力与雄伟气魄,宋陵墓石人石兽的气势,汉代雕像对于力量和速度的表现。古代艺术用极为含蓄、凝重又宁静的方式,以某种内在的语言诉说刻画对象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对于古代劳动人民种种生动的刻画,都令刘士铭醉心其间,他曾如此感叹,“在临摹中我深感我的雕塑方法是不好,古人对形体的理解深刻,自如,随心所欲的手法。我深感自己的手法不精,不熟,不大胆,不概括,不能随心所欲。”[11]
     
    想飞的人11982,陶,17.5×9.1×24.3cm
     
    黄河船工11983,陶,34.7×13.7×9.9cm
     
    吹唢呐的汉子11982,铜,17.6×15.8×34.9cm
     
    农民赶大车,1983,陶,26×6.9×7.7cm
     
    11986,石膏,31.2×14.6×29.1cm


    出于对原有艺术技巧与理念的反思,刘士铭开始变得更加不拘泥于技巧本身,他的很多作品如《吹唢呐的汉子1》、《吹唢呐的汉子2》、《想飞的人》、《大江东去》、《安塞腰鼓》均可见中国传统艺术带来的启发,这让虽无形中承接罗丹雕塑艺术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对于触觉感知的敏感与法国学院派的写实主义技巧的刘士铭,在各种复杂的艺术影响上,进一步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文化根脉与日常经验,以顺应自我艺术天性的方式,在雕塑创作中进行了自我的创造,也让刘士铭的雕塑实践成为中国现代雕塑诞生初期,一种融汇西方技巧与东方艺术内涵的独特样本,与同在学院内部产生深刻影响的苏派雕塑拉开了距离,自发地生长出一条具备独创性的雕塑思路,因此开放了刘士铭作品在不同时期与不同文化场景中的进一步碰撞与阐释空间。
     
    吹唢呐的汉子21986,玻璃钢,50×50×85cm
     
    骑车带猴的老人,1989,陶,10.6×17.1×15.5cm
     
    安塞腰鼓,1989,铜,20.2×11.5×19.5cm
     
    农妇小贩,1991,彩陶,10.3×14.1×13.7cm
     
    羊皮筏子52000,铜,17×12.2×19.5cm

    如同“青铜之魂:刘士铭的经历”策展人Ashar Mobeen的策划初衷——从视觉艺术世界中少数族裔(BIPOC)的视角出发揭示那些在历史上被边缘化的人的声音。刘士铭数次在海外展览中获得的反馈中总是回荡着有关边缘与中心、身份问题、日常性等等被广泛视作“当代主题”的视角,让这位在国内一直被看作擅长从中国传统雕塑习得技巧,从中国乡土民俗世界中寻求主题、情感乃至身份依归,埋头从周遭社会生活中吸取创作灵感,从中踏出了一条中国本土雕塑方法的创作者,在海外收获了某种带有“平行”意味的反馈声音与讨论。刘士铭那些“巧妙地捕捉日常生活中这些美丽、亲密的场景”[12]的小型雕塑,即使它们创作并发生于十几乃至几十年前,如今重新置于完全迥异的文化处境中,依然能在今天基于当下经验的讨论中,为我们反复审视中国现代雕塑的轮廓与内涵提供着开放的入口。
     
    /孟希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雕塑教学》,刘礼宾
    [2]《重寻“雕塑基因”:中央美院雕塑系教学体系中的三种传统》https://www.cafa.com.cn/cn/news/details/8329954
    [3]《雕塑系三十八年历程回顾》,钱绍武
    [4]《西方现代雕塑十讲》,邵大箴
    [5]《中国现代雕塑始于何时?》,顾丞峰
    [6][9]《现代雕塑简史》,赫伯特·里德
    [7][10][11]《雕塑人生》,刘士铭
    [8]《理查德·怀恩谈刘士铭》
    [12]《“青铜之魂:刘士铭的经历”在加拿大韦仕敦大学盛大启幕》http://liushimingsculpturemuseum.com/cn/exhibition/details/2693

     
  • 专访|艺术中的“同理心”:《美国艺术》前主编理查德·怀恩谈刘士铭

    2023年12月05日
    2023年11月,《美国艺术》前主编理查德·怀恩(Richard Vine)到访北京。继对刘士铭雕塑艺术北美巡展有过初次印象后,怀恩在此次北京之行中深度接触了刘士铭不同时期的作品、手稿、文献与影像资料,并与刘士铭的亲友和同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专访|艺术中的“同理心”:《美国艺术》前主编理查德·怀恩谈刘士铭

    时间: 2023年12月05日

    2023年11月,《美国艺术》前主编理查德·怀恩(Richard Vine)到访北京。继对刘士铭雕塑艺术北美巡展有过初次印象后,怀恩在此次北京之行中深度接触了刘士铭不同时期的作品、手稿、文献与影像资料,并与刘士铭的亲友和同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观展现场理查德·怀恩参观刘士铭雕塑艺术馆展览“戳心尖尖的泥巴拉话话的魂——刘士铭雕塑艺术展“,刘士铭之子刘伟(最右)为其讲解作品
     

    理查德·怀恩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伟先生理查德·怀恩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伟先生在展览“戳心尖尖的泥巴拉话话的魂——刘士铭雕塑艺术展”现场交流
     

    刘士铭雕塑艺术馆展览“戳心尖尖的泥巴拉话话的魂——刘士铭雕塑艺术展”现场
     

    11月13日,艺讯网特邀怀恩先生进行专访。他以自己正在撰写的围绕刘士铭人生及艺术的评论传记为起点,在访谈中分享了刘士铭艺术对他最初的触动。聚焦此次北京之行,怀恩接触到了围绕刘士铭更为丰富的材料与信息,包括日记、速写手稿与更多不便国际运输的小型陶塑作品等。在与这些材料的交流中,怀恩结合自己的文学与艺术史背景,以及对乡村和西部音乐的热爱,深入剖析了刘士铭创作从早期接受学院派训练与影响,逐渐走向日常化、民间化和自由化的转向与抉择。

    通过将刘士铭作品中对普通人的关怀及“同理心”置于西方文学与艺术运动中来审视、比对与讨论,怀恩提供了一种进入刘士铭艺术人生的别样路径。此外,在访谈中,怀恩亦结合了当下刘士铭基金会在海外开展的系列展览及学术活动,将刘士铭的艺术与西方近年来关键的民间艺术风潮、原生艺术、身份美学等议题并置,刘士铭艺术中的“中国性”和普世价值,似乎在此国际语境下得以被恰如其分地传递和转译。


    关于受访者:

    IMG_5122理查德·怀恩(Richard Vine),《美国艺术》杂志前主编,芝加哥大学文学博士,曾任《芝加哥评论》(Chicago Review)和《对话:艺术杂志》(Dialogue: An Art Journal)主编。曾在芝加哥艺术学院、美国音乐学院、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大学、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纽约大学任教,在众多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评论、访谈等300余篇。著有《奥德·纳德卢姆:绘画、手稿与素描》(2001)、《新中国,新艺术》(2008)。


    一、从评论传记谈起

    艺讯网:您是如何开始了解刘士铭的?第一次了解刘士铭其人其艺是基于什么样的契机?接触到他作品时的最初想法是怎样的?

    理查德·怀恩:通过中国艺术家好友何苗的介绍,我认识了刘士铭艺术基金会的几位成员。何苗建议我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见一面。刘士铭艺术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友好地邀请我参观了刘士铭于今年9月在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展览“生命赋予美以形态”。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基金会的工作以及刘士铭本人的作品。随后,我们在基金会的纽约办公室中正式见面结识。

    “生命赋予美以形态”展览现场,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艺术学院梅森·格罗斯画廊,2023年
     

    8 理查德·怀恩与加拿大韦仕敦大学刘士铭学者奖学金获得者Kate Martha Murphy在展览“青铜之魂:刘士铭的历程”现场交流,2023年理查德·怀恩与加拿大韦仕敦大学刘士铭学者奖学金获得者Kate Martha Murphy在展览“青铜之魂:刘士铭的历程”现场交流,2023年


    艺讯网:我得知您将为刘士铭写一本书,是什么吸引了您开始并持续围绕刘士铭写作的?

    理查德·怀恩:和很多人一样,我对刘士铭的最初印象始于他作品中的质朴和真诚。我在艺术圈过着所谓的“精致生活”,可以周游世界各地、做讲座、出席开幕式和晚宴等。但事实上,我来自一个典型的工人阶级家庭。我的父亲在14岁时就辍学工作了,而我的爷爷是一名煤矿工人,他在12岁时就去了矿场工作。我的个人经历与刘士铭所描绘的日常生活有着真实的情感连接。此外,我对音乐也有着独特的爱好。我很喜欢美国的乡村和西部音乐,而在艺术圈里,几乎没有人会喜欢这种音乐。乡村音乐非常简单,业界中有一个趣谈,即乡村歌曲只需要三个和弦和实话实说来构成(“three chords and the truth”)。这正是我在刘士铭的作品中所能感受回应的特质。

    艺讯网:请您进一步分享一下正在进行的这本写作,这将会是什么类型的书?

    理查德·怀恩:这本书将是一部带有评论性质的传记作品。刘士铭的生活十分传奇动人,并与他的作品紧密关联,你无法将他的作品和生活分开理解。此书的撰写方式将按照年代时间顺序,在本书结尾,我会留有一些部分来评论他的作品并讨论其在艺术史上的定位,以探索东西方艺术史之间的共通之处。

    艺讯网:在本书中,您会有什么进入刘士铭艺术与人生的特殊视角吗?

    理查德·怀恩:自然而然的,和所有人一样,我也被刘士铭一生中做出的一些重大抉择所触动。例如,在1961年,他放弃了在北京舒适的生活和工作选择调往河南乡村。又如,他决定抑制其学院派的训练——并不是彻底忘记这些美术训练痕迹,而是将其置于身后,以寻找发展自己简约的形式语言。这些抉择都不是为了更优渥的生活,而是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他是个如此坚定的人。从外表来看,他待人温和善良;而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显然有着非常坚定的意愿,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他的创作。

    9 青年时期刘士铭青年时期刘士铭
     

    10 刘士铭在中国雕塑工厂,1950年代刘士铭在中国雕塑工厂,1950年代
     

    艺讯网:您刚刚提到了刘士铭人生中的诸多抉择。在做出这些抉择时,一方面,艺术家深刻地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另一方面,囿于刘士铭所处的时代,他一定会受到一些政治环境和时代的影响。您对此如何看待?

    理查德·怀恩:我想我们只能推测,因为我还没有在日记和相关材料中看到这方面的清晰解释。但是,如果我们观察这些抉择中的整体图景,可以看出,刘士铭是一个非常想要成为自我主导性的艺术家。如果继续进行政府主导的委托作品项目,他将过着非常优渥的生活,但是他没有继续这么做。当然,我只是猜测。同时期,有非常多的宣传作品来赞颂工人、士兵和农民的崇高与伟大,但我怀疑他开始觉得这样的作品并不真正真实?我认为他真正理解并铭记了这个时代意识形态的内在信息,即普通民众的至关重要,而非其外在的视觉修辞。

    二、北京探访之旅

    艺讯网:您此次北京之旅应该看到了关于刘士铭艺术与文献的更丰富的资料。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其中的感悟与体会,有什么新鲜的灵感吗?

    理查德·怀恩:前几天我们浏览了很多刘士铭所写的文字,也看到了很多他的手稿,非常有趣,且极富生命力。在作品方面,北美巡回展览里的作品大多都反映了日常生活。但当我们看到刘士铭的全部作品时就会意识到,他也探索了很多关于历史、神话、戏剧等方面的主题。在所有的这些作品中,一以贯之的因素是他能够跳出自我的能力和决心。在他的天性中,似乎有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他非常坚定且自主;另一方面,他的目的在于探索他人的生活。 

    作为一个西方人,这让我想起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分流,其有着两条不同的脉络。首先,几乎所有的浪漫主义探索都与自我有关。但是,有一条分支关于自我赞颂(self-glorification),即视艺术家为天才。珀西·雪莱(Percy Shelly)曾说过:“诗人是世间未经公认的立法者”。他们假定为全人类制定道德议程。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在他著名的《自我之歌》(Song of Myself, 1982)中说道:“我即包含万物”。然而,还有另一条分支来自约翰·济慈(John Keats),主要关注济慈所称的“消极能力”(negative capacity),这其实本质上是一种同理心,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地将自己置于另一个位置或情境,甚至另一个“存在”中的能力。接受不确定性,而不做评判,这就是伟大的剧作家和小说家所拥有的能力,这使他们能够描绘各种各样的人,深入了解他们。以莎士比亚为例,你可以阅读成千上万页的莎翁剧本,发现其中许多复杂而丰富的角色。但在数千页的结尾,你可能会问自己:莎士比亚自己到底相信着什么?这是不可能得到答案的,因为他完美地把自己转移到了另一个世界和此世界中的居民之中。深入研究刘士铭的作品,我们也会发现这一点。

    11 《羊皮筏子·考察2》27.2×15.7×13.5cm,陶,1983年《羊皮筏子·考察2》27.2×15.7×13.5cm,陶,1983年
     

    12 《陕县窑塬》25.5×15.3×8.9cm,陶,1983年《陕县窑塬》25.5×15.3×8.9cm,陶,1983年
     

    13 《隔笼相望》19.3×9.7×16.6cm,彩陶,1990年  《隔笼相望》19.3×9.7×16.6cm,彩陶,1990年
     

    艺讯网:此行您是否看到了更多小型的陶塑和泥塑作品?因为材质脆弱性的原因,这类材质的作品不易于运输,中国之外的地方可能不多见,一些比较重要的作品会翻制成铜等材质运输至海外展览。我个人对刘士铭雕塑中的这一类小型泥塑作品很感兴趣,不知道您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类作品?

    理查德·怀恩:在他的泥塑作品中,材料和主题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行关系:主题来源于日常生活,材料也来源于日常的粘土。虽然他给一些泥塑作品上了釉,但大部分仍保持原始粘土的状态。西方长久以来都有这样的一个观念,即认为只有特定的主题才属于艺术,并且它们应该用特定的方式和特定的材料来实现,尤其是那些“高贵”的材料,譬如青铜、大理石、银和金。然而,在现代主义初期,这种观念被推翻了。杜尚的《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只是把一个小便池放在一边,并签上名,这就是说任何东西都可以是艺术。这种观念把艺术与生活更进一步地结合了起来,许多西方现代的艺术家以此作为他们的重要目标。我想这与刘士铭泥塑作品的精神是很接近的。

    14 《黄河船工1》,34.7×13.7×9.9cm,陶,1983年《黄河船工1》,34.7×13.7×9.9cm,陶,1983年
     

    15 《情人》,17×10.3×8.8cm,陶,1983年《情人》,17×10.3×8.8cm,陶,1983年
     

    15 《情人》,17×10.3×8.8cm,陶,1983年《妈妈回来了1》,10.8×9.4×27.9cm,陶,1987年
     

    三、循迹刘士铭的艺术

    艺讯网:刘士铭早年的作品受到了学院派教育和训练的影响,然而他在后面的创作中并没有遵循这条道路继续前进,而走向了更自由地表达。在您看来,是何种外部和内部因素,致使他调整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理查德·怀恩:西方现代主义初期的一些艺术家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艺术家们接受的是古典主义训练,习惯于通过真人模特进行创作,姿势、技法和材料的惯例传统被不断地重复。而为了打破这种传统,人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让艺术变得更加粗糙,但在观念上更加大胆。毕加索做到了,马蒂斯做到了。

    在乡村和西部音乐中也有类似情况。以前,乡村歌手的经典背景就是和十二个兄弟姐妹一起在山里长大,背着土豆袋上学等等。有一天,克里斯·克里斯托弗森(Kris Kristofferson)出现了,他的父亲是一名军官,最后成为了将军。文学专业背景的克里斯托弗森获得了罗兹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赴牛津大学学习,然而,当学成归来后,他并没有像他应该做的那样在西点军校教授文学,而是退出了军队,成为一名乡村和西部歌曲作家和表演者。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做出这样的决定,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更简单的方法更真实。毕竟,诗歌的全部意义在于用最少的词语表达最多的内容,出身学院派的刘士铭选择离开北京远赴外省,最终用最简单的材料创作出蕴含深刻情感的艺术。

    17 1950年6月,刘士铭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照片,二排右二为刘士铭1950年6月,刘士铭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照片,二排右二为刘士铭
     

    18 1958年,刘士铭作品《劈山引水》在保卫和平坊前落成合影1958年,刘士铭作品《劈山引水》在保卫和平坊前落成合影
     

    艺讯网:除了在河南河北乡村地区的生活体验之外,还值得关注的是刘士铭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工作经验,他通过修复和复制中国古代文物而汲取了传统雕塑技法,譬如汉代石刻和民间工艺的人物形象表达,由此发展了自己的雕塑语言。您如何理解这两个阶段对刘士铭艺术语言的塑造与发展?

    理查德·怀恩:很明显,当他深入那些省份时,他发现了真正的创作主题。我并没有看到那个时期的许多具体作品,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刘士铭作品大多创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他回到北京后,直至他2010年去世前。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期间,他能够处理和研究汉代的古陶俑,这些陶俑塑像往往象征着将幸福生活带入来世。刘士铭也许意识到了这些小型尺寸的人物的迷人,由此给予了他所需的创作形式。雕塑就其本质而言往往规模宏大,其主要用于公共展示,通常是在户外,往往使用石头、青铜或钢等耐用材料。在刘士铭的作品中,寻找适度的尺度和朴素的材料来表达简单的生活正是关键所在。

    艺讯网:有一些评论会将刘士铭的作品视作民间艺术,这当中或许有一种潜藏的观点,即他的作品因为与平常人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未经修饰的表面和质感而显得不那么“高雅艺术”,特别是他后期的作品。您会如何回应这样的讨论?

    理查德·怀恩:讽刺的是,现如今的西方世界中,民间艺术已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现在,我们有民间艺术美术馆、民间艺术教育,和民间艺术博览会。甚至,一些受到过学院训练的年轻艺术家往往会以一种不那么真挚的方式来创作一些看起来是“民间艺术”的作品。有时候,当你遇到那些家境富裕的艺术学生所创作出来的具有民间艺术形式的作品时,你总是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区分真实的情感和经过冷静计算的模仿的情感?我们需要回顾一个艺术家的整个艺术生活来解答这种困惑。纵观刘士铭的一生和其全部作品,毫无疑问他是真诚的,他找到了自己真实的表达方式。

    19 1970年代,刘士铭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制作山顶洞人布景箱1970年代,刘士铭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制作山顶洞人布景箱
     

    四、在当代国际语境中理解刘士铭

    艺讯网:刘士铭的艺术有着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我相信他和您此前研究和遇到的所有艺术家都不同,您会如何描述刘士铭的雕塑风格?我们刚刚也讨论到了西方现代派的一些艺术家,在我看来他是那种很难被定位和归类的艺术家,他在中国和西方的历史中都显得独树一帜。

    理查德·怀恩:我不确定他是否符合西方艺术史中的某个特定类别。在西方艺术史中有许多瞬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解释他的风格。你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埃及陵墓前的雕像作品,那些人们熟悉的法老和其妻子们的巨型雕像。但在埃及人的墓穴中,还有很多关于日常生活的泥塑雕像,描述了那些可以带到死后世界的一切。刘士铭创作的人物形象在某些方面与哥特风格的雕塑也有相似之处。人们会想到宏伟的大教堂和真人大小的上帝雕像,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角落和边缘描绘的日常场景——这些场景与上帝的荣耀形成鲜明对比,并构成了其背景。

    在19世纪,法国巴比松画派(Barbizon School)的艺术家离开城市去到乡村,描绘树林、田野、牲畜与农场工人;同样在19世纪,社会评论艺术家选择的主题虽以城市为背景,但描绘的是普通人,且其往往处于痛苦之中。在同时期,俄国巡回画派(The Wanderers, Peredvizhnik)也四处周游,捕捉日常生活的场景。而在美国,我们有一场名为“社会现实主义”(Social Realism)的运动,试图传递大萧条时期的现实。刘士铭的作品与这些先例之间有许多相似和共鸣之处。我也希望我能了解更多中国的艺术史,看看是否也有类似的共鸣之处。

    艺讯网:近几年来,刘士铭艺术基金会通过跨文化的艺术展览和奖学金项目在国际上介绍并推广刘士铭的艺术。我很好奇西方学者、艺术家与观众是如何看待刘士铭的作品的?当面对并阐释其作品时,是否会有一些共同的兴趣和切入点?

    理查德·怀恩:在西方,我们有称之为原生艺术(Outsider Art)的艺术现象。在19世纪末,德国精神病学家汉斯·普林茨霍恩(Hans Prinzhorn)开始对精神病患者们的画作产生兴趣,并最终完成了一本关于这个主题的里程碑式的著作。这激发了一些艺术家和思想家,譬如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等,去关注未受过美术学院训练、可能不适应社会的一类人所创作的艺术。在此之前,这类作品是被忽略不计的,但如普林茨霍恩、杜布菲和超现实主义者开始意识到,未受过专业训练的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有着巨大的价值和能量。如今,这已然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且现今有专门针对这类艺术家的原生艺术博览会。

    显然,刘士铭并非属于未经过艺术训练的艺术家,但他选择了这种与他们类似的创作风格——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然而,如果你仔细看他作品中的构图,各种动物和人物的不同组合,你会发现人物之间的关系相当微妙且复杂的。在绘画中,人们谈论正空间(positive space)和负空间(negative space);在雕塑中,人们谈论形态(form)与虚空(void),将刘的作品与未经训练的艺术家的作品放在一起,看看其中的异同,将会非常有趣。

    刘士铭系列国际展览研讨会现场,2023年
     

    艺讯网:据我观察,刘士铭的很多海外展览都与社区实践紧密关联,这与在中国或者从中国视野出发去策划刘士铭的展览方式截然不同。这是否意味着刘士铭的雕塑艺术中有着激活多元社群的可能性与潜力?

    理查德·怀恩:当今有许多关于艺术与身份的讨论。在过去,艺术被认为只与艺术本身有关。当你进入到艺术的世界,你需要将自己的背景抛诸脑后,投身于所谓的高尚原则之中。但这一切都已经被改变了。许多艺术家正从他们家庭和族裔背景中寻求灵感。许多大型艺术机构现在正给予非裔美国艺术家们比以往更多的机会。这些艺术家的展览越来越多,评论家也对他们给予了密切关注。在这个文化语境下,刘士铭作品中的“中国性”可能被转译传达得很到位。刘士铭的作品具有普世价值,但这些作品是通过特殊性抵达普遍性的,而也许这是实现普世性的最好方式。

     “生命赋予美以形态”展览及暑期夏令营泥塑工作坊活动现场,2023年
     

    艺讯网:在与活跃的、多元的社区互动之外,您对今后刘士铭艺术的展览和相关艺术活动的筹划是否有更多的建议?

    理查德·怀恩: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真的很喜欢那些刘士铭的创作手稿,也许正是因为它们的随意性。我们应该在展览中增加更多的手绘与草稿作品,以产生雕塑与手稿之间的对话。另一方面则是刘士铭的艺术和原生艺术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邀请一些原生艺术家与刘士铭的作品共同展出。最后一点则是召开更多的学术研讨会,我认为邀请更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将大有裨益。他们可以谈谈刘士铭的艺术与俄罗斯艺术的关系,也可以讨论哥特风格的雕塑和刘士铭雕塑之间的关系,等等。有时,看起来非常遥远和不同的领域实际上被证明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毕竟,艺术世界说到底是一个交流的世界,人们谈论的话题非常重要。更多的讨论总可以为一个艺术家带来更好的声誉,进而激发更广泛的交流。 

    本文转自中央美院艺讯网
    采访、撰文|周纬萌、朱莉

    采访整理、翻译|程驰瑞、周纬萌

    校对、编辑|王姝

    图片|刘士铭艺术基金会、刘士铭雕塑艺术馆、艺讯网

    *英文版访谈经受访人最终审校

  • 资讯|《美国艺术》前主编理查德·怀恩到访刘士铭雕塑艺术馆

    2023年11月13日
    2023年11月9日,中央美院小营校区的刘士铭雕塑艺术馆迎来了国际知名艺术批评家、《美国艺术》杂志前主编理查德·怀恩(Richard Vine)。怀恩先生对中国艺术的深入研究已经超过二十年,其中,他的著作《新中国,新艺术》(2008)深度剖析了1976年至2008年间中国前卫艺术的发端与生长。

    资讯|《美国艺术》前主编理查德·怀恩到访刘士铭雕塑艺术馆

    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美国艺术》杂志前主编理查德·怀恩
     
    2023年11月9日,中央美院小营校区的刘士铭雕塑艺术馆迎来了国际知名艺术批评家、《美国艺术》杂志前主编理查德·怀恩(Richard Vine)。怀恩先生对中国艺术的深入研究已经超过二十年,其中,他的著作《新中国,新艺术》(2008)深度剖析了1976年至2008年间中国前卫艺术的发端与生长。

    怀恩先生在刘士铭艺术基金会的邀请下,于2023年9月出席了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艺术学院梅森·格罗斯画廊举办的“生命赋予美以形态”展览开幕式,首次接触并了解了刘士铭及其艺术。同年10月,在加拿大韦仕敦大学artLAB画廊举办的“青铜之魂:刘士铭的经历”展览中,怀恩先生对刘士铭的雕塑作品的材料、形式、空间处理以及艺术理念产生了进一步的兴趣,他认为这些被注入了无穷无尽的生命活力和情感的雕塑作品一定与刘士铭的特殊经历有关。于是,此次他专程来到中国,希望进一步了解刘士铭先生的雕塑艺术与刘士铭的故事。
     

    从左至右:孙伟教授、理查德·怀恩与刘伟先生
     
    在中央美术学院孙伟教授、刘士铭之子刘伟先生等人陪同下怀恩先生参观了国内首座以雕塑家命名的艺术馆——刘士铭雕塑艺术馆。
     


    刘士铭雕塑艺术馆一层展厅
     
    踏入刘士铭雕塑艺术馆,怀恩先生眼前一亮,其兴趣与情感立即被调动了起来。在此陈列的展览“戳心间的泥巴拉话话的魂”以沉浸式的场景搭建还原了刘士铭的生活与创作环境,展厅一层以刘士铭的土院作品作为元素,“土味”十足:长江、黄河上的渔民生活,河南、山西的土院风貌,拉车、摆摊、崩爆米花的人间百态,让人感受亲情的温暖与慰藉,仿佛度过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一天,又仿佛经历了芸芸众生平凡满足的一生,这样的设计也特别符合刘士铭的雕塑气质。
     

    刘士铭雕塑艺术馆二楼展厅
     
    走上用脚手架搭建的旋转楼梯后,突然峰回路转,二楼展厅打破了一楼的“土味”氛围,进入神秘又神圣感的全新空间。展厅中间留有一束天光照在三轮车和双拐上——对于生来患有腿疾的刘士铭来说,这是他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行路工具,这样的一个设计显得特别的“杜尚”。环绕周围的是《劈山引水》《想飞的人》《广陵散》等刘士铭不同时期的作品。
     

    刘士铭之子刘伟先生为怀恩先生讲解《长江上的小船》
     
    刘士铭雕塑艺术馆展厅内展品九十余件,刘伟先生逐一讲解了作品的创作背后的故事。
     
    孙伟教授与怀恩先生交流
     
    孙伟教授则与怀恩先生对刘士铭的艺术价值及艺术思想进行深度的艺术交流。
     


                                                                                   孙伟教授与怀恩先生交流

    中西方虽然文化不同,但对经典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是一致的。这次参观之行,怀恩先生较为全面地领略了刘士铭先生的雕塑艺术魅力和艺术人生轨迹,他谈到:“粘土是进入和理解刘士铭艺术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刘士铭的创作中),材料与主题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行关系,材料是日常的,主题也来源于日常生活。诗歌的意义在于用最少的语言传达最多的内容,而刘士铭的艺术则意在用最简单的材料表达最深厚的情感。“
     

    行程结束合影留念


    刘士铭雕塑艺术馆的整体呈现效果给予了观众一种颇有新意的观感,其不完全在于外在形式感的新意,更为重要的是真正让观众感知到了一种与人的情感、心灵的与生活相连接的触动。
     
    编辑|艺讯网
    图文资料致谢主办方

     
  • “丝路精神”的当代回响:刘士铭雕塑《丝绸之路》终抵开罗

    2023年11月03日
    2023年10月,跨越10个多月的长途旅程,《丝绸之路》一作终于抵达开罗美国大学,此次漫长的旅程亦回应了这件雕塑作品所表现的千年风霜与文明古国的精神。

    “丝路精神”的当代回响:刘士铭雕塑《丝绸之路》终抵开罗

    时间: 2023年11月03日
    “刘士铭学者基金”自2022年以来在埃及开罗美国大学永久设立,庆祝仪式于2023年2月26日在埃及开罗新城举办,刘士铭先生大型雕塑《丝绸之路》捐赠仪式亦同期举办。

    《丝绸之路》矗立于埃及开罗美国大学

    2023年10月,跨越10个多月的长途旅程,《丝绸之路》一作终于抵达开罗美国大学,此次漫长的旅程亦回应了这件雕塑作品所表现的千年风霜与文明古国的精神。

    1986年,刘士铭先生创作了这件高2米、宽1.5米的大型雕塑《丝绸之路》,以“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一头骆驼与一尊佛为主体艺术形象,浓缩了“丝绸之路”作为经贸和文明交流之路的厚重历史,铭写下了凝聚东西方文明交汇传播的历史见证。汉代石刻的气韵回荡于此尊雕塑的捏塑与刻痕间,刘士铭先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技艺与精神的吸收、领悟与转化尽显其中。历经千年风痕而不倒的骆驼,安详端坐驼下的佛像,护佑着千年丝路,仿佛带来穿越千年的力量,丝路盛景、驼铃古道犹在眼前,引发人们对丝路精神的深思。

    在今天,这件作品由中国出发,终抵埃及,再度行走于古代丝绸之路两端的两个文明古国之间,提示出“丝路精神”在今天的全新意涵。在当下“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之下,古来“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在今天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仅延续了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亦以更广阔、开放与包容的视野与情怀促进彼此间的共同发展繁荣。
     
    开罗美国大学校长Ahmad Dallal
     
    2023年2月份刘士铭艺术基金会工作人员参观《丝绸之路》安放地

    而旨在以文化和艺术为主要方式促进国际人文艺术交流的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与埃及开罗美国大学的合作,将刘士铭先生创作于上个世纪的《丝绸之路》的精神带到了当下中西方文化交流生态之中,亦带到了更年轻一代的研究者与艺术学子群体之中,激发着千年古国在今天这个时代的活跃生命力与想象力。正如此前开罗美国大学校长Ahmad Dallal在捐赠仪式中所谈到的,《丝绸之路》雕塑的到来,不仅是与艺术家的对话,更是与所有在文明图谱中被代表的人民进行对话。它的到来让人们更加关注艺术在大学中的角色,美学的问题以及艺术个人社区之间的对话。它还切实的提醒我们终身学习的使命。
     

    《丝绸之路》在开罗美国大学安装现场

    恰逢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之际,《丝绸之路》运抵埃及象征着中埃两国的文化交流的最新成果,也预示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历史将继续延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多的合作和发展机会。
     
  •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x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为未来注入艺术活力

    2023年10月23日
    2023年10月20日,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正式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设立“刘士铭艺术奖学金”,旨在支持该校以亚洲研究及艺术史研究为主修或辅修课程的学生的学术研究。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x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为未来注入艺术活力

    时间: 2023年10月23日


    2023年1
    0月20日,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正式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设立“刘士铭艺术奖学金”,旨在支持该校以亚洲研究及艺术史研究为主修或辅修课程的学生的学术研究。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nyang Academy of Fine Arts,简称NAFA)自1938年成立以来,以高质量的艺术教育培养了大批画家、设计师和表演等艺术家。1999年以来,该校被新加坡政府提升为同等于政府理工学院并接受教育部津贴;2011年,学院荣获由私立教育理事会颁发的4年 EduTrust教育信托认证,成为首个获得此认证的综合艺术学府。此次与刘士铭艺术基金会合作设立“刘士铭艺术奖学金”,将为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的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助力与可能性。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校长Mrs Tan-Soh WaiLan在活动中发言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校长Mrs Tan-Soh WaiLan在发言中到,刘士铭艺术基金会对新加坡艺术教育的支持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金会慈善捐赠影响超越了经济援助,慷慨的捐助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获得优质教育和培训的宝贵机会,帮助他们全心全意地追求自己的创造性激情;同时也在学生们、基金会和社区之间建立了深层的联系,这种联系将通过导师计划、艺术展览和工作坊等形式得以实现。从中,学生们将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提升艺术教育的体验,促进创新,使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的学生们有机会在艺术世界里成为有影响力的贡献者。

    此次刘士铭艺术奖学金的设立,为新加坡艺术教育和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的未来注入了无限活力。Tan-Soh WaiLan校长衷心地邀请慷慨的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与NAFA携手合作,在地区艺术界及其他领域创造积极影响,让学生能够无畏地在艺术和创造力的世界中开拓(她)们激动人心的未来。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兼青年英才学院院长MS Sabrina Long接受采访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兼青年英才学院院长Sabrina Long认为,刘士铭基金会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设立奖学金的契机,给予了学生拓宽其视野的机会,也让他(她)们得以更多地从事自己所选择的艺术追求。该奖学金不仅有助于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才能,更为新加坡的艺术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影响力。这样的支持对于培养人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需要这样的支持作为认可,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种激励他(她)们挑战常规、保持创造力、实验性与创新性的动力。通过与南洋艺术学院等机构的紧密合作,“刘士铭艺术奖学金”将成功地培养更多未来的艺术家,为提供成长的空间和前进的动力。年轻人从事艺术事业需要专注和毅力,Sabrina Long院长真诚地鼓励年轻的艺术学子们,保持艺术追求中的真挚,忠于自己的内心,享受过程,竭尽全力,未来终有成功和认可的到来。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校长Mrs Tan-Soh WaiLan为“刘士铭艺术奖学金”获奖者颁奖

    此次“刘士铭艺术奖学金”的两位获奖者Teo Elaine女士 and TangTian Li先生对于刘士铭基金会的慷慨支持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他们表示这笔奖学金不仅能使他们能够专注于自己的艺术追求,还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经济上的负担。

    刘士铭奖学金获奖者TangTian L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艺术系的一名学生,此次奖学金的获得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为我提供了正在进行的艺术项目的材料和工具,还能够让我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此外,通过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我有幸了解了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先生他不仅有卓越的才华和创造力,他的事迹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的勇气和决心让我深受鼓舞与启发。我觉得刘士铭是一个奇迹,凭自己的感受去表达,通过自己的勇气改变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把过去和今天的中国连接在了一起。

    Mr Victor Koh代表刘士铭基金会接受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的感谢回馈

    成立2021年的“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是以中国已故知名雕塑艺术家刘士铭先生命名的非盈利机构旨在研究和展示刘士铭先生的艺术作品,分享其高尚的艺术精神,促进国际人文艺术交流。基金会致力于与世界各地高等院校合作,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共同构建全球性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支持跨越国别和种族、人文背景的研究交流与项目合作。迄今为止,全球已有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新加坡、埃及、黎巴嫩、以色列、印度、中国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30多所知名高校加入交流平台,其中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埃及开罗美国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全球合作与交流日趋深化的时代中,理解欣赏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是促进国际间相互理解和友谊的重要途径之一。刘士铭艺术基金会的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刘士铭先生的致敬,也是对整个亚洲艺术的肯定和推广。我们期待看到这个基金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活动现场
  • 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学院x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激发跨学科合作

    2023年10月16日
    为培养下一代对多元文化与经验的欣赏力,由刘士铭艺术基金发起的“刘士铭艺术奖学金”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学院(NUSC)设立,旨在支持以亚洲研究及艺术史研究为主修或辅修课程的学生。

    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学院x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激发跨学科合作

    时间: 2023年10月16日
    (原文标题:与刘士铭艺术基金会共同激发跨学科合作

    图1: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学院官网

    图2:刘士铭工作照 1983

          为培养下一代对多元文化与经验的欣赏力,由刘士铭艺术基金发起的“刘士铭艺术奖学金”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学院(NUSC)设立,旨在支持以亚洲研究及艺术史研究为主修或辅修课程的学生。
     
          于2010年逝世的刘士铭,以其捕捉日常生活情态的雕塑而闻名,几十年前,他在农村地区进行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时提出并发展了该创作主题。此前,刘士铭提出,不断从那些使他获得灵感的经验中汲取知识,将持续发展他的技术技巧,这种观念下的雕塑作品成为了阐释该观念本身的绝佳途径。刘士铭的雕塑作品被广泛研究,为此后的雕塑家开拓了道路,其作品曾在北京、纽约等各大城市相继展出。
     
          2021年,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成立,旨在通过支持年轻艺术家发展他(她)们的技术、知识和创造力,来传承刘士铭的艺术遗产与精神。基金会负责人杨志勇表示,基金会试图通过艺术增强跨文化经验的目标,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学院跨学科教育课程的一致性是促成此次合作的重要推力。如他所言:“我们坚信,全面的跨学科学习将为年轻一代人把握其所处世界的复杂性,并为未来做好准备而奠定基础。”
     
          刘士铭之子刘伟则分享了在从北京移居河南河北两省期间,自己父亲的艺术追求:尽管生活与工作条件艰苦,父亲对中国历史与劳动人民朴素而平凡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理解、欣赏与共鸣。刘伟称:“他(刘士铭)对民间传统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并留下了一批生动体现不同地域独特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熠熠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学院院长Simon Chesterman教授在回应刘士铭极富启发性的人生历程时称,“刘士铭是一位勇敢而真诚的开拓者。即使已经在北京成名,他仍旧致力于自己艺术技艺的发展,并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展开了探索。我们中的很多人追逐潮流,但刘士铭将中国古代风格与西方(雕塑)技巧融合的方式是革命性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希望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学院完成同样的事情,即邀请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探索并关联课堂内外。在特别支持下,我们所提供的资源及自主性能使学生们打破课堂束缚,以新的方式看待世界。”
     
          从长远来看,刘士铭艺术基金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促进跨文化理解与欣赏的平台。文化之美与价值并不源自于理论或书本,而在于对艺术、历史和习俗的无形传承、体现和交流。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学院为从事亚洲研究与艺术史研究的学生设立刘士铭艺术奖学金,只是朝着培养下一代火炬手的方向迈出的又一步。刘伟认为,艺术作为连接社群的方式,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可以说,艺术让我父亲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完满。”
     

    图3:(从左至右):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学院发展部主管Rachel Phoon,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学院院长Simon Chesterman教授,刘士铭艺术基金会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Andy Serwer,刘士铭艺术基金会对外事务总监Puiking Hui,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学院及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之友Victor Koh
     
     
    刘士铭艺术基金会Andy Serwer和Puiking Hui向Simon Chesterman 教授赠送刘士铭艺术作品汇编画册,象征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学院对跨学科灵感的强调。
     
     
    编译|艺讯网
    图文资料来源于刘士铭艺术基金会及新加坡国立大学
  • “刘士铭:生命赋予美以形态”暑期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2023年07月31日
    2023年7月31日至9月22日,“刘士铭:生命赋予美以形态”(Liu Shiming: Life Gives Beauty Form)将于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艺术学院梅森·格罗斯画廊(Mason Gross Galleries)正式启幕,这也是中国著名已故雕塑艺术家刘士铭先生在美国举办的第8次重要个展。

    “刘士铭:生命赋予美以形态”暑期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时间: 2023年07月31日

     
    2023年7月31日,“刘士铭:生命赋予美以形态”(Liu Shiming: Life Gives Beauty Form)刘士铭雕塑回顾展在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艺术学院梅森·格罗斯画廊(Mason Gross Galleries)正式开展,此次展览为中国著名已故雕塑艺术家刘士铭先生在美国举办的第8次重要个展。

    作为中国最早的现代雕塑家之一,刘士铭先生(1926-2010)在创作中深入挖掘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包括对传统艺术手法,中国文化符号的当代借用,对生活当下的社会生活的揭示与反思等,建立起了自身艺术特征和价值。近年来,刘士铭作品中所具有的鲜明民族特色和人文精神引发了不同文化语境的观者的讨论与关注,为拓宽中国现代雕塑发展之路带来了新的视角与研究。
    “刘士铭:生命赋予美以形态”回顾展现场

    此次回顾展带来了刘士铭原创的82件雕塑作品与12幅绘画作品,其中27件作品为首次在美展出。这些作品涵盖了史诗、神话、世俗主题和日常生活领域,展示了刘士铭对人体形态和日常生活近距离的观察及探究,其巧妙地交织了过去和现在的诸多元素,以独特的雕塑视觉揭示出艺术家创作时所处时代、文化与艺术的背景,亦反映了作品所受到的历史传统与实现的影响。
     
    梅森格罗斯画廊总监兼此次展览策展人理查德·西吉利诺(Richard Siggillino)在展览现场
     
    理查德·西吉利诺(左)与卡桑德拉·奥利维拉斯-莫雷诺(右)在展览现场

    7月31日,适逢暑期,AMARD&V组织机构与罗格斯大学梅森格罗斯画廊围绕着正在举行的刘士铭雕塑展,举办了一场旨在增进当地中美文化交流的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活动伊始,梅森格罗斯画廊总监兼此次展览策展人理查德·西吉利诺(Richard Siggillino)和罗格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传媒与合作事务主管卡桑德拉·奥利维拉斯-莫雷诺(Cassandra Oliveras-Moreno)共同带领孩子们欣赏刘士铭先生的作品,讲解并热烈讨论了作品及背后故事。 
     




    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现场

    随后,由罗格斯大学校友、艺术家Josh Araujo指导的泥塑工作坊带领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刘士铭先生创作雕塑的过程,并鼓励他们探索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在工作坊活动之初,孩子们面对初次接触的泥塑有些陌生和拘谨,但在工坊的专业导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他们逐渐找到了与泥土互动的方式。他们从基础的塑形技巧开始,逐渐开始自由创作,并且相互合作,分享创意。工坊的最后阶段,孩子们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有些抽象写意,有些生动形象,乐在其中。
    艺术家Josh Araujo在泥塑工作坊现场
    泥塑工作坊活动现场

    AMARD&V项目总监克劳迪奥·米尔(Claudio Mir)表示,刘士铭的作品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美,其超越了传统的美学概念,展示了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艺术表达。它令人重新思考美的定义,欣赏和赞美不同形式的艺术之美。此次活动正时一种完美的体验方式,鼓励孩子们去探索,并通过艺术表达自己。克劳迪奥说:“就像刘士铭雕塑带来的生活体验一样,我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像刘士铭那样反映和反思他们的生活。这些孩子大多来自于曾经经历移民痛苦的家庭,而创伤会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了解到生活不仅限于他们眼前和周围的有限空间。我希望他们能够独立思考,提高自我身份认知。”

    此外,他也表达了对此次活动的感谢,泥塑工作坊让孩子们有机会把头脑中的东西变为现实,尽管最终的结果可能和预期不尽相同,但是这个过程是快乐的,而孩子们也学到了知识并获得了经验,而这样的体验有助于鼓励他们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此次围绕“刘士铭:生命赋予美以形态”而特别设计的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参与其中的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大洋彼岸的异国文化,有了新的艺术创作体验,更使他们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学会了自我表达、相互合作,找到了生活中的希望与勇气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新方向。
     
    AMARD&V项目总监克劳迪奥·米尔(Claudio Mir)在活动现场

    据悉,9月6日下午将在罗格斯大学梅森格罗斯画廊举办“刘士铭:生命赋予美以形态”展览开幕式暨论坛讨论活动,展览将持续至9月22日。
    编辑|艺讯网
    图文资料致谢主办方

     
  • 艺术精神的延续:香港中大艺术文学硕士毕业生梁程万获刘士铭艺术奖学金

    2023年07月20日
    2023年7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本部文物馆展厅内,18位香港中文大学兼读制艺术文学硕士毕业生的毕业作品正面向公众呈现。角落中,一组名为“蜕”的作品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赏,该作品的作者梁程万正是此次刘士铭艺术奖学金的获得者。

    艺术精神的延续:香港中大艺术文学硕士毕业生梁程万获刘士铭艺术奖学金

    时间: 2023年07月20日


    刘士铭之子刘伟先生为“刘士铭艺术奖学金”获得者梁程万颁奖
     
    2023年7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本部文物馆展厅内,18位香港中文大学兼读制艺术文学硕士毕业生的毕业作品正面向公众呈现。角落中,一组名为“蜕”的作品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赏,该作品的作者梁程万正是此次刘士铭艺术奖学金的获得者。

    刘士铭艺术奖学金由刘士铭艺术基金会设立,旨在激励全世界范围内的青年艺术家、艺术学生和艺术史学生的研究与创作。目前,该基金会已在全球12个国家设立了39个奖学金。2022年,基金会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备忘录,未来将每年为三名优秀毕业生提供奖学金。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文学硕士毕业生“刘士铭艺术奖学金”获得者梁程万
     
    作为首届刘士铭艺术奖学金的获得者之一,梁程万在谈到刘士铭先生的创作时称:“(刘士铭)的作品令我很感动,因为专注于人与身体。他对于雕塑的回应并非仅仅注重自己的感受,而是由心出发、推己及人的。与此同时,刘士铭的作品也关注着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的状态,将其以艺术的方式去呈现与传递。”
     


    梁程万作品“蜕”
     
    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与刘士铭先生创作视野的关联时,梁程万在采访中进一步表示自己对社会性、群体性身体、心理与状态的体会:“我的作品主要与自己的一次疾病经历有关,作品向更多的观众开放并能令他们产生广泛的共鸣。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的身体会有很多不同的变化,我们会有很多焦虑不安,所以我希望透过这次的作品,让自己或者他人都能够找到疏解这些情绪的路径。”因病失去半边身体知觉的梁程万,将自己曾经患病的焦虑和不安融入了作品“蜕”中,不仅激励自己也鼓励他人“勇敢面对、勇于蜕变”

    事实上,梁程万对于周遭人群的生存状态与境遇的敏锐感知源于她最真实的生活经验。修读艺术相关的课程之前,梁程万曾是一名普通的售货员。敏锐细心和对周围事物观察入微的她,发现自己似乎有一种“让人感动”的魔力,而这种力量成为了她在创作中表达情感最为直接而有效的方式。

    当然,在香港从事艺术创作并不容易,获得“刘士铭艺术奖学金”成为梁程万踏出第一步的动力:“在香港做艺术很不容易,不仅仅是租金各方面的问题。整个社会状态会会自己陷入焦虑与不安,不停地怀疑是否应该从事一份所谓正常的工作。而此次获得刘士铭艺术奖学金,不仅给予了我艺术创作以强烈的肯定,也同时为我今后的创作之路提供了实际的支持,譬如购买创作材料、筹备个人展览等。”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教授谭伟平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教授谭伟平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艺术毕业生们面临的生存困境与抉择问题:“很多时候,做艺术家需要平衡追求理想和养活自己。对于刚刚本科毕业的学生来说,首先要面对的困难就是怎样继续下去,是去找一份工作还是自己成立一个工作室?他们很快就会牵涉到生存的问题。一般来说,最难境遇就是毕业之后的两三年,如果开头这两三年,(年轻的艺术毕业生们)可以持续做创作或者是被给予一些帮助,往往就能度过最难的一关。但是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讲,尤其在港中大毕业的研究生,一般情况下已经是一个年轻艺术家,所以他们会追求更高。因此,一些资金的帮助可能会使他们能够纯粹地去追求(艺术上的)更高层次。”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主任Frank Vigneron
     
    论及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为年轻的艺术家和艺术学子提供的支持,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主任Frank Vigneron谈到:“金钱永远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尤其是对艺术家和学生而言。这是一种期望,刘士铭艺术基金会非常相信我们和学生会在他们的支持下做正确的事情,他们的支持不仅仅是以金钱的形式,事实上,它对我们联系国际也非常重要,我们很荣幸成为香港唯一一所受益的学校。”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这次的获奖经历也让梁程万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中有了更多的思考:“在学习艺术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阻碍,这些阻碍有时候无关乎自己的作品是好是坏,或许也源自于社会的规范。我认为自己能够走到这一步的最主要原因,是我没有跟随其他人的脚步或者社会大方向,唯有如此才能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而这种独特性才是使自己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

    年轻的艺术家梁程万在这样的思考中不自觉地回应了刘士铭先生多年之前的选择——不跟随他人的脚步以及社会的普遍性规训,而是去到了最真实、最独特的生活与日常之中。这种相隔代际的选择与回声,使刘士铭先生的艺术精神在今天的时代中仍不断地延续并震荡。
     
    编|艺讯网
    图文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 跨越媒介与维度:首届香港中文大学“刘士铭艺术奖学金”获得者之一刘家俊

    2023年06月27日
    香港中通社: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硕士毕业展览6月24日在中大文物馆开幕,5名硕士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在展览中展出。其中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硕士毕业生刘家俊获“刘士铭艺术奖学金”。2022年,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备忘录,未来将每年为三名优秀毕业生提供奖学金。

    跨越媒介与维度:首届香港中文大学“刘士铭艺术奖学金”获得者之一刘家俊

    时间: 2023年06月27日
     
    2023年6月24日,香港中文大学本年度艺术硕士毕业展览于中大文物馆正式开幕。以毕业展为契机,“刘士铭艺术奖学金”在香港中文大学的首届获奖者揭露,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硕士毕业生刘家俊正是其中之一。



    “刘士铭艺术基金会”顾问Geoffery M.Glick为刘家俊颁奖

    担任此次颁奖嘉宾的“刘士铭基金会”联席主席顾问Geoffery M.Glick对港中大艺术硕士生的毕业展留下深刻印象,认为学生的作品都跨越了雕塑、绘画和印刷之间的界限。在接受采访时,他分享了刘士铭艺术奖学金的目标与愿景:“‘刘士铭艺术奖学金’一直在与全球许多大学合作,我们的目标是在世界各地设立一百个不同的奖学金,这将真正激励下一代艺术家、艺术学生和艺术史学生。”



    “刘士铭艺术基金会”顾问Geoffery M.Glick

    同时,Geoffery亦分享了此次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硕士毕业展的观展感受,认为毕业生们不仅要创作作品,还要策划展览的综合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展览中有许多作品都赋予了观众多维度、多角度观看的可能性,也让观众在展厅游走过程中,对材料、技法与观念产生动态的、丰富的认识。在Geoffery 看来,这正是一件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的标志。(展览现场)这些作品都跨越了雕塑、绘画和印刷之间的界限。这些学生的作品证明了中国香港是一个非常充满活力的城市,年轻的艺术家都非常出色,应该继续保持创作。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硕士毕业生“刘士铭艺术奖学金”获得者刘家俊

    毕业生刘家俊对自己荣获本届“刘士铭艺术奖学金”感到意外,他本人一直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之中,作品更多的是将空间进行废墟化、虚幻化的转换。刘家俊称:“虽然我的作品以前是做版画媒介为主,但是我现在想多做一些版画和立体结合的创作。因此,我很荣幸自己的创作能够得到刘士铭基金会的认同。年轻艺术家所面临的创作时间成本、资金投入成本都是很大的压力,且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创作空间。如刘士铭艺术奖学金这样的支持是十分重要而可贵的,希望自己能保持创作!”
     

    刘家俊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主席Mike Mao(左一)、刘伟(刘士铭之子)、刘士铭艺术基金会顾问Geoffery M.Glick(右一)

    据悉,刘士铭艺术奖学金由刘士铭艺术基金会设立,旨在激励全世界范围内的青年艺术家、艺术学生和艺术史学生的研究与创作。目前,该基金会已在全球12个国家设立了39个奖学金。2022年,基金会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备忘录,未来将每年为三名优秀毕业生提供奖学金。2023年,香港中文大学首届刘士铭艺术奖学金颁发给了刘家俊、梁程万与张子琪。
    艺讯网
    图文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本科生张子琪成为该校首位“刘士铭艺术奖学金”获得者

    2023年06月05日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本科生毕业展6月3日在中大文物馆开幕,31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在展览中展出。其中,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本科毕业生张子琪成为该校首位“刘士铭艺术奖学金”的获得者。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本科生张子琪成为该校首位“刘士铭艺术奖学金”获得者

    时间: 2023年06月05日

    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主席Mike Mao为“刘士铭艺术奖学金”获得者张子琪颁奖
     
    202363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本科生毕业展正式拉开帷幕共展出31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值本届毕业展开幕之际“刘士铭艺术奖学金”亦设立于香港中文大学该校艺术系本科学子张子琪成首位“刘士铭艺术奖学金”的获得者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本科毕业生“刘士铭艺术奖学金”获得者张子琪
     
    在接受采访时张子琪刘士铭先生的作品往往围绕社会及人文关怀展开这些作品给予了她创作的灵感她认为,艺术是表达社会意识、反映社会现状的重要手段。从刘士铭先生对待艺术于生活诚实和真诚的态度中张子琪获益良多她尤为欣赏刘士铭先生对普通百姓生活投以的关注

     

    张子琪作品
     
    在张子琪近期的装置创作中以刚性钢杆制成的床架和粘土雕刻的凹孔为特色,吸引了诸多观众的目光。使用粘土作为核心材料,反映了她对创作过程真诚和真实性的信念。 值得注意的是,刘士铭先生创作也以泥塑为主,在这种材料的特性之下忠实地捕捉艺术家双手的痕迹,在粘土上留下真实的印记。在张子琪看来自己的创作与刘士铭先生的创作有着很深的共鸣两人都在以自己的创作为媒介传递与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何兆基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主任何兆基教授尤为赞赏刘士铭基金会为对艺术保有兴趣和热忱的青年艺术学子提供支持所作出的努力何兆基教授谈到在香港,由于空间和材料的限制,雕塑艺术的创作面临着挑战“刘士铭艺术奖学金”鼓励学生去探索大尺幅的空间三维性的艺术作品释放他们对不同形式艺术创作的热情。何兆基教授尤为强调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力的重要意义

    刘士铭之子刘伟先生(左一)、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主席Mike Mao(右一)与“刘士铭艺术奖学金”获得者张子琪合影
     
    在谈到后续的艺术创作构想时张子琪称她打算利用奖学金购买材料并租用合适的工作室这些资源使她能够继续创作之旅,并得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在雕塑创作上。她表示,现阶段自己的主要关注点围绕城市化人的主题,她的作品反映当地环境的文化和精神。正如刘士铭先生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一样,张子琪期待自己也为弘扬和保护地区遗产做出贡献。

    刘士铭艺术基金会全球活动
     
    据悉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是海外首个以中国已故艺术家命名的非盈利机构。基金会旨在研究和展示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的雕塑艺术,分享其高尚的艺术精神,促进国际人文艺术交流,为世界各地高校的青年艺术家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开展国际交流项目等。目前,该基金会已在全球12个国家设立了39个奖学金。2022年,基金会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备忘录,未来将每年为三名优秀毕业生提供奖学金。
    编译艺讯网
    相关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 罗格斯大学设立“刘士铭学者基金”,推动高校艺术教育

    2023年05月06日
    5月3日,在罗格斯大学齐默尔利(Zimmerli)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该校艺术史系年度庆典上,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与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正式合作设立“刘士铭学者基金”。在此次年度庆典中,艺术史专业学生Jeanie No被授予了该校首届刘士铭奖学金,同时基金会的代表们也表达了对罗格斯大学所有艺术专业学生创意的热情支持。

    罗格斯大学设立“刘士铭学者基金”,推动高校艺术教育

    时间: 2023年05月06日
    5月3日,在罗格斯大学齐默尔利(Zimmerli)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该校艺术史系年度庆典上,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与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正式合作设立“刘士铭学者基金”。成立于1766年的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是美国最早成立的八个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也是美国独立革命前的九所私立殖民地学院之一。罗格斯大学作为全美排名最高、最多样化的综合性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以其多样性和学术卓越而闻名。

    刘士铭艺术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逐步增强高校对艺术领域的探索研究,并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索艺术领域的机会。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与罗格斯大学新近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基金会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刘士铭奖学金旨在每年资助罗格斯大学艺术领域的优秀学生,支持和激励在该校艺术学院研习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奖学金形式对他们从事相关创作和课题研究予以资助。


    颁奖典礼现场
     

    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代表Puiking Hui致辞
     

    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代表Puiking Hui与获奖者Jeanie No
     
    在此次罗格斯大学艺术史系年度庆典中,艺术史专业学生Jeanie No被授予了该校首届刘士铭奖学金,同时基金会的代表们也表达了对罗格斯大学所有艺术专业学生创意的热情支持。


    罗格斯大学艺术史系主任Laura Weigert致辞
     
    罗格斯大学艺术史系系主任Laura Weigert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罗格斯大学关注公平和多样性,该奖学金支持并帮助有着不利背景的学生们更好地获得艺术史教育。她谈到,大学与基金会之间的合作奖学金将使学生们每年都有机会在罗格斯大学追求他(她)们所热爱的艺术史,希望未来会有更多学生从中受益。


    罗格斯大学艺术史系本科生部主任Carla Yanni致辞
     

    罗格斯大学艺术史系研究生部主任Tamara Sears致辞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非营利组织,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旨在保护著名中国雕塑家刘士铭的作品的同时,推进有关艺术、历史和文化的全球性对话。刘士铭先生作为一位紧随时代而又具有创造性的雕塑艺术家,深掘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包括对传统艺术手法,中国文化符号的当代化借用,对当今社会生活的揭示与反思,采用中国独特的艺术工具和媒介,建立起了自身艺术特征和价值。

    此外,刘士铭艺术基金会同样关照并支持新兴艺术家及艺术领域的优秀年轻学子,激励其探索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参与多元文化的艺术史研究。秉承刘士铭先生对艺术、生活及自身文化的态度与思考,“刘士铭学者基金”鼓励艺术领域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立足本土观察生活并能够再现当代的生活,该学者基金肯定了艺术专业学生的卓越才华和创造力,同时将促进基金会向推动全球艺术、历史和文化交流的目标更进一步。由此,刘士铭艺术基金会希望能拓展多元文化视角,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公众对丰富艺术形式的更好理解与欣赏。


    雕塑家刘士铭
     
    刘士铭先生作为一位紧随时代而又具有创造性的雕塑艺术家,深掘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包括对传统艺术手法,中国文化符号的当代化借用,对当今社会生活的揭示与反思,采用中国独特的艺术工具和媒介,建立起了自身艺术特征和价值。“刘士铭学者基金”同样鼓励艺术领域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立足本土观察生活并能够再现当代的生活,并且肯定了艺术专业学生的卓越才华和创造力,同时促进基金会向推动全球艺术、历史和文化交流的目标更进一步。
  • 纽约拍卖会刘士铭创雕塑作品全场最高价

    2023年05月23日
    美国著名的道尔(DOYLE)拍卖行在其纽约总部举办了专场拍卖。来自中国雕塑家刘士铭先生的作品《双下山》与高更、保罗·克利等世界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同期亮相。刘士铭雕塑作品《双下山》最终以13.86万美元(人民币97万元)成交,这也是此次拍卖会上雕塑类拍品的最高成交价格。

    纽约拍卖会刘士铭创雕塑作品全场最高价

    时间: 2023年05月23日
    2023年5月17日,美国著名的道尔(DOYLE)拍卖行在其纽约总部举办了《印象派与现代艺术/战后艺术与当代艺术》专场拍卖。道尔作为一家国际化的拍卖行,曾在2003年创造出中国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此次专场拍卖共呈现拍品130余件,来自中国雕塑家刘士铭先生的作品《双下山》与高更、保罗·克利等世界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同期亮相。经过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品买家的激烈竞拍,作品《双下山》最终以13.86万美元(人民币97万元)成交,这也是此次拍卖会上雕塑类拍品的最高成交价格。

     

    (图一)拍卖现场
     

    (图二)《双下山》预展现场
     
    刘士铭先生的雕塑作品《双下山》取材于中国经典剧目。讲述了两个年少出家的小沙弥和小尼姑,不甘空门寂苦,双双脱离佛门,私奔下山的故事。刘士铭先生在82岁高龄历时一年采用写意的手法塑造了小和尚背小尼姑过河的场景。该作品是他少有的用木雕手法创作的雕塑作品之一,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有自己独立的审美思考,具有典型的刘氏表现风格。
     

    (图三) 雕塑家刘士铭
     
    雕塑家刘士铭(1926-2010)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虽然接受了留法一代雕塑家扎实的西方艺术教育,却植根于中国传统,特别是从汉代陶俑汲取创作灵感和营养,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平凡的芸芸众生,开创了中国传统泥塑、陶塑造型语言的现代激活。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人文精神,他的雕塑丰富和拓宽了中国现代雕塑发展之路,引发了不同文化语境的观者的讨论与关注。

    自2019年起,刘士铭雕塑艺术国际巡展开启,先后在美国华盛顿亚州文化中心、纽约世贸中心、罗斯福岛、皇后学院、乔治亚州立大学、雅典市乔治亚大学等地进行了巡回展览,引起了美国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此次拍卖落槌成交,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刘士铭的雕塑艺术正在被世界艺术市场接纳和认同。

     
     
    (图三)《双下山》  29X6.2X7cm 青铜 2007-2008年

    《双下山》这件拍品由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提供,“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是以中国已故知名雕塑艺术家刘士铭先生命名的非盈利机构。基金会旨在研究和展示刘士铭先生的艺术作品,分享其高尚的艺术精神,促进国际人文艺术交流。基金会致力于与世界各地高等院校合作,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共同创建全球性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支持跨越国别和不同种族、人文背景的研究交流与项目合作。迄今为止,全球已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新加坡、埃及、黎巴嫩、以色列、印度、中国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32所知名高校加入这个交流平台,其中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埃及开罗美国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 夏威夷大学设立“刘士铭学者基金” 首位获奖者为一位女性亚裔法学终身教授

    2023年04月25日
    4 月 23 日,美国夏威夷大学年度颁奖典礼在艺术系礼堂举行。在颁奖典礼上,艺术与艺术史系主任 Debra Drexler 教授宣布该校永久设立“刘士铭学者基金”。该基金的首位获奖者是著名的亚裔女性法学教授 Mari Matsuda。刘士铭艺术基金会董事苏安迪、刘士铭先生之子刘伟向获奖者颁奖。

    夏威夷大学设立“刘士铭学者基金” 首位获奖者为一位女性亚裔法学终身教授

    时间: 2023年04月25日
    4 月 23 日,美国夏威夷大学年度颁奖典礼在艺术系礼堂举行。在颁奖典礼上,艺术与艺术史系主任 Debra Drexler 教授宣布该校永久设立“刘士铭学者基金”。该基金的首位获奖者是著名的亚裔女性法学教授 Mari Matsuda。刘士铭艺术基金会董事苏安迪、刘士铭先生之子刘伟向获奖者颁奖。
     

     
    颁奖典礼现场

    Mari Matsuda是美国首位获得法学终身教职的亚裔女教授。她是“批判性种族理论”(Critical Race Theory)的创建者之一,曾入选“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亚裔美国人”。她曾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和乔治敦大学法律中心的教授,专攻侵权行为、宪法、法律史、女权主义理论和民权法。她的学术著作和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影响力。Mari Matsuda主张社会公平、公正,一直为实现“全人类都应受到重视和支持”的理念而奋斗。2016 年,她在法学研究取得巨大成就后,回到夏威夷大学开始从事艺术研究,并通过艺术研究继续自己的理想追求。
     


    基金会代表授予Mari Matsuda刘士铭学者基金

    在谈到为什么将“刘士铭学者基金”的首个奖项颁发给Mari Matsuda时,夏威夷大学艺术、语言与文学学院院长Peter Arnade博士表示:Mari Matsuda是一位最完美的受奖人。她的研究把法律、社会公平正义及艺术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而这些也正是刘士铭基金会所倡导和支持的。
     


    (左一)夏威夷大学艺术和艺术史系主任Debra Drexler
          (右一)夏威夷大学艺术语言与文学学院院长 Peter Arnade

    在接受采访时,Mari Matsuda表示,非常高兴和自豪成为“刘士铭学者基金”的首位获奖者。她分享了自己对刘士铭先生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她认为刘士铭的艺术非常注重描绘普通人的生活,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这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艺术方向。她认为自己的工作也越来越专注于“人”,因此在刘士铭的作品中找到了共鸣。在西方传统中,关于“人”的艺术大部分都是描绘精英的。但是在刘士铭的作品中,她看到了作者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和细致入微的描绘,这种描绘非常美丽,非常感人。不需要任何语言,任何国家的人都可以从刘士铭先生的作品中感受到这种人文主义的艺术的魅力。
     


    夏威夷大学画廊总监Maika Pollack进行John Young艺术博物馆导览

    夏威夷大学始创于1907年,是位于美国夏威夷州的公立大学系统。学生总人数超过5万人,其中中国学生占5%。夏威夷大学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联系,在该校设置的 150 门课程中包含中国历史、文学、哲学和戏剧等方面内容。该大学广泛的语言教学计划中还有专门针对普通话、广东话和台湾闽南语的课程。“刘士铭学者基金”的设立将对该校师生从事与中国文化、艺术相关的课题研究起到促进作用。Peter Arnade博士表示:我们几乎比任何美国的其他大学都更加多元化。我们与中国有着很深厚的联系。“刘士铭学者基金”的建立有助于加强我们对艺术的探索和研究。它也帮助我们认识到了刘士铭先生在东亚和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雕塑家刘士铭

    “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是以中国已故知名雕塑艺术家刘士铭先生命名的非盈利机构。基金会旨在研究和展示刘士铭先生的艺术作品,分享其高尚的艺术精神,促进国际人文艺术交流。基金会致力于与世界各地高等院校合作,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共同创建全球性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支持跨越国别和不同种族、人文背景的研究交流与项目合作。迄今为止,全球已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新加坡、埃及、黎巴嫩、以色列、印度、中国香港等12 个国家和地区 ,32所知名高校加入这个交流平台,其中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埃及开罗美国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 麦考利荣誉学院收藏刘士铭雕塑《想飞的人》,建构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之桥梁

    2023年04月20日
    已故中国雕塑家刘士铭先生的作品《想飞的人》被纽约市立大学麦考利荣誉学院收藏,这尊“精神”雕像将被永久陈列在麦考利荣誉学院图书馆,它将不断的唤起年轻一代“想飞”的梦想,同时也架起海外大学生学习中国历史、艺术、文化的桥梁。

    麦考利荣誉学院收藏刘士铭雕塑《想飞的人》,建构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之桥梁

    时间: 2023年04月20日
    已故中国雕塑家刘士铭先生的作品《想飞的人》日前被纽约市立大学麦考利荣誉学院收藏,这尊“精神”雕像将被永久陈列在麦考利荣誉学院图书馆,它将不断的唤起年轻一代“想飞”的梦想,同时也架起海外大学生学习中国历史、艺术、文化的桥梁。
     

    麦考利荣誉学院收藏刘士铭雕塑《想飞的人》:学院院长达拉·伯恩(右一)、刘士铭艺术基金会顾问GeoffreyM. Glick(右二)、杨志勇先生(左一)、刘士铭先生之子刘伟先生(左二)参加了《想飞的人》揭幕仪式
     
    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学者和来自纽约地区的多位知名策展人、艺术家、评论家以及刘士铭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揭幕仪式。
     




    揭幕仪式现场,嘉宾合影

    作为美国最大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纽约市立大学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母校。麦考利荣誉学院是纽约市立大学系统中最顶尖的学府,被称为“平民中的哈佛”。2020年,麦考利荣誉学院对外联系委员会的总监斯蒂芬妮·斯特拉菲参观了在纽约世贸中心举行的刘士铭雕塑艺术展,被刘士铭先生作品中呈现的质朴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深深的打动,并萌发了把刘士铭雕塑艺术引进麦考利校园的想法。为了与学生分享刘士铭先生的艺术精神与独特的文化内涵,学校发起成立了以“刘士铭”命名的学者基金,并用善款支持麦考利的学生学习中国历史、语言和文化艺术。这也是学校历史上首个以海外艺术家命名的基金。
     


    揭幕仪式现场

    麦考利荣誉学院拥有纽约市立大学最优秀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中极大一部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精英。斯蒂芬妮·斯特拉菲说:“中国是他们学校学生留学的首选,如果他们可以在学校陈列一件刘士铭的作品,不仅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他的艺术,也更能让学生对中国的方方面面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中国艺术更加触手可及。”为了鼓励这些怀揣梦想,勇于拼搏的年轻人,在2022年,刘士铭艺术基金会决定向学校捐赠刘士铭先生的雕塑作品《想飞的人》,鼓励他们了解和学习多元艺术文化,激励他们敢于梦想、尝试与探索。
     

    刘士铭雕塑艺术学术研讨会,纽约麦考利荣誉学院报告厅,2023

    揭幕仪式结束后,由纽约市立大学麦考利荣誉学院院长达拉·伯恩主持的“刘士铭雕塑艺术学术研讨会”在纽约麦考利荣誉学院报告厅举行,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学者和来自纽约地区的多位知名策展人、艺术家、评论家就刘士铭雕塑艺术展开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纽约市立大学麦考利荣誉学院院长达拉·伯恩主持刘士铭雕塑艺术学术研讨
     

    路易丝·温伯格在研讨会中发言
     
    路易丝·温伯格是一位屡获殊荣的艺术家和摄影师,她的作品被全世界多家美术馆和机构收藏或展出。同时她也是一位出色的策展人,为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策划展览。

    路易丝·温伯格对刘士铭描绘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方式印象特别深刻,称这些肖像“感情如此强烈而让人有共鸣”。如《架鱼鹰的人》这件雕塑展现了刘士铭对人文的热情和对艺术史的深厚了解,他把抽象和写实在同一件作品里展示,非常的令人惊叹。刘士铭的展览在纽约皇后学院博物馆展出时,成为了很好的学习素材,学生以刘士铭的作品为创作题材做成了短片动画,令人印象深刻。这种方式超越了课堂,并且启发了创造力。

     

    弗兰·考夫曼在研讨会中发言

    资深策展人,艺术管理人弗兰·考夫曼说:刘士铭有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除了优秀的传统作品之外,他还触及了非常现代主义的情感。这是她真正开始对刘士铭的人生故事感兴趣的地方。在去年,她在RIVAAGallery策划了“静中生机-刘士铭雕塑艺术展”。她考虑到刘士铭教育者的身份以及社区对他艺术的影响,她在策展中更多的着眼于展览的生动性和对社区教育意义。她说到:“刘士铭的作品是一个极好的文化素材,他的那些有趣幽默、让人感到亲近的作品,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因为我认为他的作品和当地的观众在精神的很多方面是相通的。”
     

    何善影在研讨会中发言
     
    何善影是纽约皇后学院教授陶艺的副教授,她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族裔和文化背景。她说:我从刘士铭的作品中找到灵感,刘士铭作品的表现力和生动性完全超越了技术,他的创作源泉来自于他长期的生活观察和体验。她还强调了触摸的重要性,以及刘士铭如何自如的使用粘土来表达情感和及时捕捉瞬间。何善影鼓励她的学生积极的体验和观察生活,深入情感的内核,把握时间的本质,就像刘士铭一样。
     

    安吉拉·吴在研讨会中发言

    23岁的亚裔女孩安吉拉·吴是该校首位“刘士铭学者”基金获得者。安吉拉的家人来自马来西亚,和中国人一样有着许多相同的文化、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使安吉拉对刘士铭雕塑作品和背后创作故事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安吉拉深受刘士铭作品的鼓舞和启发,她对中国文化和传统迸发出更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尤其是中国的神话和民间故事。她希望能从中寻找适合的人物形象来融入到她的绘画中去,将自己今后的艺术创作当中融入并展示中国文化的元素。

    在实习期间,安吉拉对刘士铭及其雕塑作品的了解逐渐深入,进一步体会到了他对中国传统雕塑的热爱与融入。并深深地被刘士铭对刘士铭无拘无束的艺术表达和他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和作品所传递的真挚且厚重的情感打动,如《想飞的人》的梦想,《劈山饮水》的力量,《说书俑》的动感,《民歌王》的活力,《后台演员》的母爱,《濛濛》的纯真等等。刘士铭视生命本身和日常生活中的鲜活个体为最大的灵感来源,这些都给安吉还来了受益终身的的艺术启示。

     

    研讨会现场

    与会嘉宾畅所欲言,从多方面、多角度积极探讨并展望了刘士铭雕塑艺术的影响,刘士铭先生的艺术就像一把钥匙,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来源:中新网纽约
    编辑|艺讯网
    2023.04.12
  • 《丝绸之路》抵达埃及,开罗美国大学设立“刘士铭学者基金”

    2023年02月26日
    2023年2月26日,刘士铭艺术基金会和开罗美国大学在埃及开罗新城举办仪式,庆祝“刘士铭学者基金”成立,同时举办大型雕塑《丝绸之路》捐赠仪式。“刘士铭学者基金”自2022年起在开罗美国大学永久设立。该项目致力于支持和激励在该校艺术学院研习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奖学金形式对他们从事相关创作和课题研究予以资助。

    《丝绸之路》抵达埃及,开罗美国大学设立“刘士铭学者基金”

    时间: 2023年02月26日
    2023年2月26日,刘士铭艺术基金会和开罗美国大学在埃及开罗新城举办仪式,庆祝“刘士铭学者基金”成立,同时举办大型雕塑《丝绸之路》捐赠仪式。刘士铭艺术基金会代表团、开罗美国大学校领导、校董事会、教师和学生代表以及当地各界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刘士铭学者基金”自2022年起在开罗美国大学永久设立。该项目致力于支持和激励在该校艺术学院研习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奖学金形式对他们从事相关创作和课题研究予以资助。



     
    开罗美国大学校长Ahmad Dallal致辞
     
    开罗美国大学校长Ahmad Dallal在致辞中谈到,埃及与中国一样,是世界上最伟大文明之一的保护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仍然像千年前一样吸引着我们的想象力。开罗美国大学作为文化 间的教育桥梁已经超过103年。它的创立者来自美国,他们相信在中东地区教育和服务的重要性,并以独特的美国博雅通识教育传统为模板。今天,“刘士铭学者基金”的到来,是对我们致力于促进关于艺术跨文化与地区的对话和全球理解的肯定。在这个相互依存又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大学的独特意义与位置,可以促进交流与合作,将大家聚集在一起。艺术和文化也具有可以激发与启迪大家的跨时代影响力。这
    只是我们合作的开始,我们期待更多探索未来的机会,共同支持年轻艺术家和学者,推动围绕艺术和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并加深对彼此社会和文明的理解。

     

    开罗美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John Meloy致辞
     
    开罗美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John Meloy在致辞中表示,《丝绸之路》雕塑的到来,不仅是与艺术家的对话,更是与 所有在文明图谱中被代表的人民进行对话。它的到来让我们更加关注艺术在大学中的角色,美学的问题、艺术与个人和社区之间的对话。它还切实的提醒我们终身学习的使命。


     
    开罗美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Jilian Campana致辞

    开罗美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Jilian Campana在致辞中谈到了“刘士铭学者基金”着眼于在历史、艺术和多元文化研究领域的优秀大学生。视觉艺术专业三年级的Shahd El Helbawy 是开罗美国大学第一个获得此奖学金的学生,她同时还辅修互动媒体设计和室内空间设计。Shahd富有思想与出色的视觉观察能力,尤其是在历史和跨文化艺术以及传统方面,且她对奥斯曼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交流和肖像画的研究也非常出色。如Shahd本人所指,她热衷于利用创造力来激励和影响他人,致力于创造有意义和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探讨人类心理和潜意识等重要议题,这也与“丝绸之路”雕塑有
    着非常好的联系。她的目标是与其他艺术家和社区合作,为世界创造积极的改变。


     
    开罗美国大学首位“刘士铭学者基金”获得者Shahd El Helbawy(左三)


     
    开罗美国大学全球事务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Noha El-Mekawy致辞
      
    开罗美国大学全球事务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Noha El-Mekawy则表示,艺术慈善事业是对和平未来的一项勇敢的战略投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无论贫富,都被科技所迷惑,以至于许多很好的慈善投资现在都转向了科技项目。很少有人还有勇气站出来说, 人类的未来在人文也在艺术。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有着这样令人赞叹的勇气持续推动着它的前进,并通过冷静、明确的使命和正在与将要进行的工作增强它的影响。




     
    嘉宾合影
     
    仪式现场,刘士铭艺术基金会向校方捐赠了一尊刘士铭大型雕塑作品《丝绸之路》。该雕塑创作于1986年,高2米,宽1.5米,以骆驼为主体艺术形象,不仅形象地再现了“古代丝绸之路”这一人类文明史上耀眼的时刻,也生动地彰显了当下各国共创“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据介绍,这尊雕塑将被开罗美国大学永久珍藏并矗立于该校开罗新城主体校区。

    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家刘士铭先生的作品,因其精湛的雕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广受欢迎,同时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尤其是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广受推崇,很多高校将其作品引入课堂,作为东亚艺术研究和学习的样本。





    活动现场
     
    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是在海外首个以中国已故艺术家命名的非盈利机构。基金会旨在研究和展示中国雕塑艺术家刘士铭的雕塑艺术,分享其高尚的艺术精神,促进国际人文艺术交流。该基金会致力于与世界各地高等院校合作,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共同创建全球性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支持跨越国别和不同种族、人文背景的研究交流与项目合作。目前,该基金会已在全球11个国家20余所知名大学设立“刘士铭学者基金”,并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印度阿育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埃及开罗美国大学、以色列比撒列艺术设计学院等学府。

    编|艺讯网
    图文资料由刘士铭艺术基金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