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延传统的文脉——记刘士铭形神兼备的艺术

作者:杨涓

刘士铭曾经谈到,中国传统的艺术和表现手法给他的印象特别深。而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
从七十年代开始,刘士铭先后在河南省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修复陶器和陶俑的工作,那些秦汉陶俑和动物以及其他出土文物,把他带到既亲切又陌生的领域。这几年的时间让他对中国传统雕塑语言有了深切的体会。像秦俑就偏重于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每个细节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而汉代更注重精神的表现,拓展了中国传统的陶塑的语言,它超越一般形似要求,极大地简化形,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征予以强调和夸张,形象富有神韵与气韵。尽管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趣味,但是形神兼备可以称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粹。《击鼓说唱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人物的造型夸张,表情丰富,生动传神。他们非常注重“形”与“神”的关系,力求借助最具内蕴和表现力的瞬间静态的形象,调动人们的想象力使作品“活”起来。

刘士铭对于传统雕塑的发展沿革有深入的体会,中国传统的雕塑语言滋养了刘士铭的艺术,促使他形成了独立的艺术语言,最终成就了其形神兼备的艺术。

刘士铭借鉴吸收了汉俑、陶房的写意手法,在《农家小院》系列中,那些缩小的院子变成了可在手中的把玩之物,一种趣味和幽默感随即产生。但是,他不是唯形式的讨巧者,在这几十厘米的尺寸中,仍可见细节刻画:土坯垒成的高高低低的泥墙,陈旧而简陋的小门楼,简易的灶台、院子里四处觅食的小鸡,房顶上散落的鸽子……他立足于现实,将传统语言与当下的现实相结合,塑造了一系列真实可信的形象,构成了那个时代的缩影。

传统艺术中把“气韵生动”定为最高标准和追求。刘士铭“以一贯之”的速塑法追求的就是“气”、“韵”、“生”、“动”的并生,这在作品中体现为对“形”与“神”的独特理解与阐释。1986年的两件作品——《安塞腰鼓》和《广陵散》最能体现这一特征。《安塞腰鼓》注重的是一种豪迈声音和气势表现,经过艺术的夸张和提炼,这个人物形象把陕北农民那种豪情传达的淋漓尽致。他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大胆取舍,有大刀阔斧的犀利,也有谨小慎微的细节处。观刘士铭不拘一格的作品,常常具有国画大写意的气象,使人有一种畅快淋漓的审美快感。

八十年代,刘士铭尽管离开了博物馆,但是传统文化的浸染已渗入其内心。他自觉地精研传统,同时又在不断探索当下的雕塑语言,表现生活中所见的或喜或悲的人生感触。有时他翻阅一些雕塑作品,对于那些所谓“民族性”的创作总是心存疑问,对于什么是传统,怎样弘扬传统文化,他有自己的思考。他说:“我感到(它们)是古老文物的零件组合,像服装上用了古老的花边图形之类,放大局部,这就是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没有中国人的味道,感觉上是一种新的民族符号的形式主义!”他认为过于形式主义和符号化是一种伪传统,真正对传统的发扬还是要立足于现实,从自己所熟识的现实出发,真实地反映感动自己的那些人和事。

他的这种诚实和真挚的情感正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他取材于中国的现实,表达的是中国人的质朴的情感,所以我们说,刘士铭的作品是真正具有“中国味儿”的。他顺延了传统的文脉,同时专注于现实,在对民族文化深刻领会的基础上撰写了一部当代人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