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士铭雕塑回顾展正在河南省美术馆举行,参观者络绎不绝。
由河南省美术馆、中国雕塑研究中心、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主办的「梦回故里──刘士铭雕塑回顾展」,汇集了刘士铭从艺六十年的一百二十余件精品力作,展览分为三个主题,分别为「回望传统」、「乡村情怀」、「城市印象」。
徐悲鸿门下「尖子」
刘士铭生于一九二六年,一九四六年他考入国立北平艺专雕塑系,是徐悲鸿校长亲自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在这所中国最早设立美术、音乐、戏剧专业教育的艺术学校中,刘士铭成为早露才华的艺术「尖子」。在他六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取得了辉煌成就。一九四九年他的毕业创作《丈量土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件在国外参展的雕塑作品,后来被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博物馆收藏。此后杰出作品频出。
刘士铭过去曾在河南生活工作许多年,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注入了灵感。他与河南结下不解之缘,许多作品表现了河南的元素。这次展览,他用自己的作品无声地诠释了对河南的热爱。他还将《黄河船工》等作品无偿捐赠给河南省美术馆收藏。
晚年作品平淡温馨
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刘士铭的艺术具有不同的基调。他的青春期的作品特色表现出昂扬与浪漫的色彩,如一九四九年的《丈量土地》、一九五八年的《劈山引水》等。自六十年代起,刘士铭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他远离北京,到河南河北生活,经历坎坷磨难。七十年代后他借调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一九八○年他重返中央美院执教,创作热情高涨。因此他中年时期的作品表现出苦涩和执著,代表作品有《三女陶鼎》、《老虎背女人》、《农家小院》、《安塞腰鼓》、《黄河渡船和梢公》、《河南坠子》等。
刘士铭晚年的作品风格呈现平淡与温情,爱情、亲情成为他作品中的重要主题,如《情人》、《热恋》、《妈妈回来了》、《后台演员》等。生动质朴充满诗意。
刘士铭的作品,以一种缓慢的节奏,接近他这一生所经历的生活原貌,其中有五味杂陈的细腻感情,有小人物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亲情。品味他的作品,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社会底层百姓的艰难生活中所蕴含的无奈与苦涩。可以感受到,刘士铭以其对时代变化的敏锐眼光,表现社会的变迁与变化。他的作品生动质朴,充满诗意,让人感受到他所提炼出来的原生态的生活。
刘士铭的雕塑艺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民间艺术的伟大传统,在二十世纪中国雕塑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雕塑研究中心主任殷双喜评价刘士铭道:刘士铭的雕塑艺术「有生活,有传统,有激情;有信念,有精神,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