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非主流艺术的感动

时间: 2006-07-01
作者:金铭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先生这样评价刘士铭先生的雕塑作品:“艺术创作中的个性至关重要,没有个性的艺术品是平庸和缺乏艺术魅力的。但是,人们在重视个性的同时,常常忘记艺术品的评价中还有价值和意义这个标准。大概正是由于这一点,在当今艺坛上出现了不少虽有个性但缺少艺术价值和意义的作品,甚至有人推销那些矫揉造作‘做’个性和卖弄个性的所谓艺术品。在这种情况下,刘士铭的作品给艺坛带来清新的空气。”

10月13日,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在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了“自在蓬蒿——刘士铭雕塑作品展”。此展览集中展出了刘士铭先生60年来创作的雕塑艺术作品200余件,全面、完整地展示了刘士铭先生的艺术创作历程。因其作品一贯而独特的远离时尚潮流,没有丝毫商业味道的表现形式、内容题材,而备受观众喜爱,并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艺术家、专家、学者、收藏家、媒体记者在“刘士铭雕塑作品研讨会”上,几乎异口同声的称:刘士铭先生的雕塑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得之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面对这样的非主流艺术,我们真正有了一种感动。

初看,刘士铭雕塑作品因缺乏现代工艺、材质的精细感而显得粗糙,又因表现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而使人感觉在亲近中又游离了我们这个时代所追求或标榜的价值理念。这是一个时代的误区,绝不是对艺术追求的必然结果。仔细品味刘士铭雕塑作品,给人们的感觉就是“生活”,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当然,这是经过了艺术提炼后的“生活”,是寻常百姓生活的艺术再现,是其生活本质美的概括性提升。这种生活与艺术的零距离感,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既惹人亲近、惹人喜爱,又让创作者与欣赏者能共同享受着。这样的艺术作品在当今的艺术时尚中并不多见,而能一如既往更是见着一种大精神。这种大精神就是我们曾经有过的“艺术要为生活,为大众服务”的精神。

刘士铭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受王临乙、滑田友、曾竹韶等名师指导。1953年参加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担任刘开渠、王丙召的助手,参与了《金田起义》等浮雕的塑稿工作。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雕塑研究生,接受过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留法一代雕塑家的扎实的西方艺术教育。但是,他没有成为学院派的主流雕塑艺术家,而是在中国社会的底层与中国传统艺术与民间艺术相遇,走上了一条独立苍茫的探索之路。今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面对琳琅面目的作品,不仅为他的传奇人生而感叹,也为他那些发自内心的艺术作品而感动。正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先生在《真正的艺术——刘士铭雕塑艺术研究》一文中所说:“在他的身上,不仅体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风骨,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的艰难之路,其中有许多现象值得我们研究与品味。刘士铭的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基调。”

殷双喜先生将刘士铭先生的雕塑艺术分为三个时期:青春的昂扬与浪漫、中年的苦涩与执着、万年的平淡与温情。

第一时期的代表作为《丈量土地》(1949)、《志愿军英雄》(1951)、《劈山引水》(1958)、《官兵一致》群雕像(1959)。这一时期的作品与新中国成立初期那种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相呼应,主要是具有纪念碑性的大型创作。第二期的代表作除了复制的古代砖雕的戏曲人物等,还有《农家窑洞》、《安塞腰鼓》、《吹唢呐的汉子》、《黄河渡船和艄公》、《河南坠子》、《山西梆子》等大量反映民俗风情和城市生活的作品。这些自由天真而又富于激情的作品,表现了雕塑家对生命和艺术的执着。这一时期是刘士铭反思自己所受的西方学院教育,转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与融合期。刘士铭在中国传统雕塑和西方写是雕塑的体系基础上,发展处一种平易近人、自信大度,具有很强的中国气息的雕塑风格,对中国雕塑的现代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第三时期的代表作为《情人》(1983)、《皇城根恋人》(1983)、《热恋》(1988)、《洗澡》(1989)、《妈妈回来了》(1990)、《姥姥抱抱》(1992)、《赵云》(1993)、《长坂子龙》(1994)、《水上人家》、《拉煤土的少女》(1998)、《长江木排》(1997)等。这些作品所涉及的是日常生活中最为本质和永恒的情感,是在任何时代和社会都令人动情的最美好的品质。除了表现了现实生活中他的所见所感,也表达了对人生进取与拼搏的生命感悟。

刘士铭雕塑艺术的特点,一是对时代变化的敏锐。这种对于生活中新鲜事物的敏感是刘士铭对于生活的热爱所带来的。这种自然的生活状态与自由的表达方式形成了刘士铭雕塑艺术中最为可贵的生动与质朴,看似原生态的生活,是感动了艺术家后经其提炼出来的生动瞬间。由此,他将诗意赋予了日常生活,使平凡获得了历史性的永恒。二是对于艺术创作精益求精。为了深入表达对某一创作母题的认识,他往往抓住同一题材反复做。在不同的反复和调整中获得一次性速塑所不能达到的深入刻画。三是对中国传统戏曲人物的热爱。我们从刘士铭的一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传统戏曲人物的飒爽英姿和英雄豪气,同时又与民间美术的类型化,装饰性特征不同,具有很强的艺术家的手塑感。他手下的人物都具有独特的个性与姿态动作。可以说,中国传统戏曲那种写意化的表达方式和行云流水般的自由转换给了刘士铭的艺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四是他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和细腻观察,并且注意表达一些特殊的场景与习俗。而这样的生活场景在今天的大都市已经消失,而刘士铭为我们留下了特殊时代原汁原味的生活记忆。

殷双喜先生认为:“刘士铭的雕塑艺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伟大传统,在20世纪中国雕塑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如果要对刘士铭的雕塑艺术做一个最为鲜明的概括,我想可以用一幅对联的形式来表述,这就是:有生活,有传统,有激情;有信念,有精神,有灵魂;横披是:率意而为。我以为,这是真正的艺术最为珍贵的核心,是艺术独创性的源泉。支撑刘士铭一生的,是他对于雕塑艺术那种发自内心的挚爱,雕塑对于他,就是生活,就是生命,就是信仰。看一个艺术家,品评其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看这个艺术家有没有信仰,作品中有没有精神。这种对于生活和艺术的信仰,在我们这个日趋追逐功利的时代更显珍贵,正如梁启超所说:‘信仰即神圣。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

刘士铭的雕塑是对生活所见所感的自然表达,所以他不关心流行的时尚与风格,我行我素,真诚而坦然地走自己的艺术之路。可以说,生活在底层,远离都市文化中心,与世俗功名无缘,苦难与困顿,这一切造就了刘士铭的艺术,也赋予了他的艺术与主流艺术几位不同的独特品格。正如钱绍武先生所说:”很多大艺术家的医生就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刘士铭就是这样。”

正因如此,著名古建专家、中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先生说“刘士铭先生的作品源于生活、源于传统,是最具中国乡土特色的艺术。它让我们追忆起过去曾经有过的生活与生活环境。这样的艺术品才真正具有收藏价值,收藏它就是收藏起了生活。”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张忠义先生也认为:“刘士铭时一位诚实的艺术家。他做雕塑不为名、不为利,不迎合流行的思潮和风尚,忠实于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感情,能在当今雕塑艺术‘主流’形态之外,自觉地运用民族传统手法,另辟艺术新径,是有卓越见识的创造性行为。这样的雕塑艺术作品,定会在艺术界及收藏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对刘士铭先生雕塑艺术的价值需要我们在更高层次上的再认识、再发扬,使更多的人了解、欣赏。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艺术评论家、艺术家、收藏家的参与才行。就是说,要大家共同营造一种高尚的文化艺术氛围,不能让艺术家围着有钱人转,而是要染有钱人围着艺术家转才行。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收藏界人士的认同。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阎振堂先生说:“刘士铭先生的作品有三大特点:一是时代性强,每件作品都反映出特定的时代精神风貌,都有一段故事;二是艺术水平高,给人以源于生活的艺术享受;三是具有极大的收藏潜力,一旦进入市场,就会立即为收藏者所接受。”北京华辰拍卖公司总经理甘学军先生说:“刘士铭先生的作品是原生态的艺术品,是主流之外的。在收藏界,越是‘生活’的东西越具收藏价值、越有升值空间,但不同步。要面对它,不用急,好的艺术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