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陶泥注入生命——刘士铭的陶瓷艺术
时间:
2002-07-02
作者:司徒兆光
年初听说,某地筹划建设一座超大型的雕塑,其高度直追吉尼斯世界纪录之最,引来一片议论。雕塑同其他姐妹艺术一样,要紧的不在其规模体量有多么大,而在于其艺术品质的高下优劣。
不可忘记,雕塑艺术中还有小型的陈设雕塑,世界上一些影响宽广的巨型雕塑都是在无数小件雕塑中诞生的。有的小件雕塑,形象生动,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让人爱不释手,流连忘返。雕塑家刘士铭先生创作的一批粗陶雕塑就是这样的艺术精品。这批作品创作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它们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纯朴的民族情趣展现出当代中国普通人的一些生活场景。《船的系列》、《农家窑洞与农家小院系列》、《黄土风情系列》及《都市风情系列》朴实无华,直截了当地刻画,就像现实生活中的一番大实话,毫不拐弯抹角,扭捏作态。他的《长江木排》、《黄河船》、《安塞腰鼓》、《爆米花》、《修房子》等都来自最普通的生活,但每一个人物,每件器物都反映出作者对他们的浓厚感情与兴趣,使观者联想到生活中许多美好的细节。
一个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是他个人生活阅历、文化教养、艺术修养与个性的综合体现,刘士铭先生,1926年生于天津,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美术学院培养出来的第一批雕塑家。他的老师是20世纪留学法国的老一代雕塑家王临乙教授。
刘士铭先生从中央美院毕业后,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即赴河南与河北等地基层文化单位工作多年,使他饱尝生活中的甘苦与快乐,也积累了丰厚的创作素材。如他创作的喂奶的《母亲(演员)》、《赶集》、《蒙古族姑娘的水车》等等,没有深入的生活体验与感受是不可能臆造出来的。
刘士铭的陶塑表现手法简洁明快,点到为止,既不粉饰,也不刻意夸张,珍存生活的原汁原味儿,又不腻腻歪歪地追求过多的生活细节,使人看了备感亲切自然,欣赏到生活与艺术之美。这些都得益于他对民族传统雕塑的学习与研究。1974年后,他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了多年的文物修复工作,使他有机会直接接触到一大批中国传统雕塑的精粹之作。尤其是汉魏粗犷质朴的陶俑、陶舍、陶器。无疑深入骨髓地影响了刘士铭的审美意识和创作手法。他的“农家小院”系列,明显地看出借鉴了汉代陶俑的形式,但毕竟还是当代中国农村的真实写照,《地下塬》、《午睡》等都能勾起人们的乡情——实实在在的环境,自得其乐的人们。刘士铭手下的形象是他对生活原形感受的再现,是基于对生活本质的感悟。他执著地照自己的艺术准则,自由自在地在泥巴上尽兴发挥其创作激情,那样忘我.那样真诚,以至于有时表现手法甚至是稚拙的,但是却很感人。
刘士铭默默地劳作,不考虑经济回报,日复一日地创作着,给人们奉献上快乐的陶人儿。